勒歌《敕勒歌》古诗作者

2022-12-11 01:1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勒歌《敕勒歌》古诗作者》,欢迎阅读!
敕勒歌,古诗,作者

勒歌《敕勒歌》古诗作者

《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鲜卑族间流传的一首民歌,在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史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山西省北部)一带。敕勒,中国古代民族,属于原始游牧部落,又称赤勒、高车、狄历、铁勒、丁零(丁灵) 敕勒歌

朝代:南北朝 作者:佚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

阳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上去似的牧民们定居的“蒙古包”通常。 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吹草高处啊,存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注释

①《敕勒歌》:这就是南北朝时代敕勒族的一首民歌。

②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甘肃、内蒙一带。川:平川、平原。 ③阴山:一条山脉的名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又叫做“大青山”。 ④穹庐(qióng lú):蒙古包。

⑤基部四野(yǎ):基部,弥漫;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野茫茫:草原无边无际。 ⑧见(xiàn):显露,露出来。 品酒


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结尾就以低沉的音调,作诗出来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广袤。这简约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皱显露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从中我们也可以猛烈地感受到那不容遏制的由衷赞美之情。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总貌,且描写笔法上有所砌沓,蕴涵着抒发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注重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浩瀚。这两句显露出敕勒民族灵秀的胸襟、洒脱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就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裕、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首民歌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敕勒人的豪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ab08525a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