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经济伦理思想的简要分析

2023-02-12 19:2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经济伦理思想的简要分析》,欢迎阅读!
手稿,简要,伦理,经济学,哲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经济伦理思想的简要分析

作者:李顺前 孙开县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

摘要:《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具有特殊意义的著作之一,它标志着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异化劳动理论中对人的本质问题的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经济发展与道德悖反问题和共产主义理论等主要内容的阐述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实进行了深刻的伦理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与道德之间的非人道的经济伦理关系,在他所有的批判中始终充满了深厚的道义感及强大的道德批判力度与深切的伦理关怀,《手稿》中所蕴含的经济伦理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关键词: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经济伦理;思想浅析 中图分类号: B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手稿》经济伦理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的地位

众所周知《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生涯中的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被公认为马克思一切思想的原点,以至于有人把它称之为马克思的思维密码库,并把它视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理论基础。同时《手稿》也是马克思早期具有特殊意义的著作,它是马克思的思想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从内容上看,这部著作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也包含有马克思许多极为重要的伦理道德思想。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一部分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最后一部分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通过这些批判,马克思初步地、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因此可以说《手稿》是他创立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端,同时他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剥削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道德评价的色彩,对错误荒唐学说的批驳,对剥削制度的深刻揭露与批判,对雇佣工人的深刻同情这些无疑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崇高的道德激情,在《手稿》这一重要著作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经济伦理批判和人类解放的前瞻,从始至终充满了深厚的道义正义感以及强大的道德批判力度与伦理关怀。因此《手稿》也可以说是早期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一部典范性著作。

经济伦理思想在《手稿》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们研究《手稿》的重要切入点。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双重含义,既有经济学视野中的伦理研究,也包括伦理学视野中的经济研究。在这里,经济伦理主要指调节经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以及对经济制度、经济秩序、经济范畴、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正当性进行评价的道德价值观。《手稿》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自己新的经济学哲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然而以往对《手稿》的研究大多更注重于其经济学哲学思想的研究,而对其中的经济伦理思想解读不多。但我们应当看到,《手稿》虽不是一部专门的伦理学著作,但马克思在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异化劳动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阐述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经济伦理思想,其实这些都表明了马克思最基本的伦理诉求,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不同于李嘉图等人在假设资本主义制度永恒合理性的基础上进行财富与价值的抽象研究,从而摒弃了经济学的伦理关怀,也有别于西斯蒙第过多地从伦理价值上的人类主体进行理论投射”,从而限定了对经济学本身的理论范畴进行深入剖析,如果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在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有经济现象和本质的分析,是对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考察,他由此得出的所有理论成果:诸如剩余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产权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流通理论、经济危机理论和未来所有制理论等等,都蕴藏着经济伦理学的实质内容。

在马克思的经济学著述当中,包含着大量的经济伦理范畴的演绎,对经济主体伦理命运的关怀,对资本主义伦理关系的分析、批判,对未来社会经济伦理制度和经济伦理关系的描画。因而,马克思的经济学无可辩驳地带上了经济伦理学的性质。其实经济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本就具有伦理学科的性质。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与伦理学学科分离的最早最重要的思想家,同时也是融合经济学与伦理学思想于一体,建立并非脱离经济伦理思想的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如果说亚当·斯密在古典经济学开创时期对经济与伦理问题作了奠定资产阶级经济伦理学思想基础的表述,那么马克思则是在古典经济学的末端对经济与伦理的关系作了深刻阐释,并奠定了真正的经济伦理学学科思想基础。马克思是资产阶级经济伦理思想基础和理论范畴的终结者和批判者,同时也是无产阶级经济伦理思想的建树者。《手稿》不仅从道德维度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从人性复归的角度阐述共产主义。从这一著作中,可以发现马克思为伦理学的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认识基础,在《手稿》中马克思给我们开辟出一条哲学经济学彼此理解和互动的道路,这就是:哲学问题本性内在要求从经济问题中寻求实现,而经济问题只有提升哲学高度才能揭示其本质并找到根本性的解决路径。这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理解的全面改造,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伦理学的理论革命,从中也使人领略到马克思在伦理学研究上的方法论创新和重大的理论创新。

二、《手稿》中蕴含的主要经济伦理思想

马克思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对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在他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著述中蕴含了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手稿》中也不例外。马克思在《手稿》中从经济学研究入手,但中心问题是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这是由马克思在写作《手稿》之前思想发展的现实状况决定的。因此与国民经济学家从自己虚构的原始状态出发不同,马克思主张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这就说明,马克思在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虽然把国民经济学家常用的概念私有财产、工资、利润、地租等当作既有的前提,但是他认为这个既有的前提是应当加以论证的东西,必须否定和批判国民经济学,找出决定上述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在分析工资、利润、地租三种社会分配形式时,始终紧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着三种阶级的关系来考虑问题,工资的实质在于工人完全和一匹马一样,只应得到维持劳动所必须的东西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大地产怎样使大多数居民成为大地产的敌人等等。马克思后来经过多年的研究,把人与人之间这种决定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叫做生产关系。很显然,马克思在当时距离提出生产关系的概念还很远,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但是,马克思已经意识到必须批判国民经济学,追溯私有财产的原因,并且已经走在探索阶级关系的道路上,开始了自己的独自跋涉。

第一、《手稿》主体内容及其逻辑结构中蕴含的经济伦理思想。马克思写作《手稿》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手稿》的历史出发点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前提出发,从斯密的经济学说出发,但不同于斯密的分析,他的逻辑出发点是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手稿》的基本思路是从异化劳动出发,依照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一是经济上扬弃私有财产、实现共产主义,一是哲学上扬弃人的自我异化实现社会的人的复归,两者互相重合,形成辩证发展的三大主体部分,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深化的逻辑结构。按照这一思维逻辑的要求,第一,论述异化劳动的性质;第二,论述异化劳动的扬弃,扬弃私有财产达到共产主义、扬弃人的异化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论述这一扬弃过程的必然性--判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和肯定其辩证法的合理性,这三个环节就成为这部手稿的基本构成部分。在现有的《手稿》文本中,它们分别被标以异化劳动共产主义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可见《手稿》从经济学研究入手,中心问题是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但落脚点是具有深厚人本主义关怀的哲学,其实经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都是围绕对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问题的研究展开的,这三个主体部分中都包含有鲜明的经济伦理思想,也即《手稿》整体思想具有的一个重要理论向度--经济伦理向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b22cb69b89680203d8257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