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美育在古诗教学中的渗透

2022-12-09 04:1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小学语文美育在古诗教学中的渗透》,欢迎阅读!
美育,古诗,渗透,语文,小学

浅谈小学语文美育在古诗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项桂芳

来源:《南北桥》2020年第20

【摘 要】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经过时间的沉淀,可以被选为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词可谓语文知识中的精华所在。学习古诗是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最有效的一个手段,教师应该从古诗词的意象、情境、情感、手法等角度向学生全面地介绍古诗,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鉴赏、想象、创造古诗,以感受其中的美。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美育 古诗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0.156

在古诗中渗透美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内心美、行为美,利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在古诗艺术形象中反映的历史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内心活动,来感染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举止,能够影响学生的情感、想象、思维、行为和性格等多个方面。学习古诗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古诗不仅仅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积累素材,还可以锻炼学生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一、美育教育的意义

美育作为学生整体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养成的习惯,而是需要学生一朝一夕地将其刻在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中。美育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塑造学生性格的同时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心理结构,使学生在古诗的学习中受到艺术的熏染,从而提高语文文化素质,使心理结构逐渐得以完善,并且可以在身边发现美从而创造美。另外,美育教育同样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知识的同时,利用想象空间根据诗的大体意思将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整合和改编,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情境。这样学生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透彻,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体会古诗中的人物情感

在古诗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古诗的含义和背景,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作者丰富的心理情感,以此让他们更深入地去发现古诗背后的情怀和品质。例如,在讲解《示儿》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在介绍完作者的写作背景后,可以先让学生对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一句话进行反复阅读,并向学生进行提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通过反复朗读,学生知道这是作者在临死之前对儿孙们的交代,相当于遗嘱,充分表达了作者在临死之前渴望祖国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这样学生不仅从古诗中体会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也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促进了美育教育的发展。


三、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古诗中人物真挚的情感,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古诗中的意境。在古诗中,作者总是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美好愿望寄托在自己看见的美好事物上,从而营造出情景交融的画面,有的唯美,有的悲惨,有的欢快。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领会古诗的意义。例如,在讲解《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问题导入:卷地风来忽吹散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手法?经过学生的讨论和深入发掘,得出这句话是在突出天色变换之快,同时也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作者也通过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志向。这样才能让学生带着感情进入学习状态,去领略古诗带给他们的独特的美。

四、通过绘画感受美

创造力和现象力是每位学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美育的最高境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根据情境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景象,以此激发学生对故事的热情和兴趣。以《咏柳》为例,在学习这节课的时候,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一个季节,既配诗又作画。通过绘画的方式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语文技巧和手法,还能帮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古诗的基础在于感悟情感,学生以此鉴赏,而绘画的基础在于通过画寄托情感,学生以此创作。将二者相结合,使学生、图画、作者、环境实现统一,从而完成古诗的教学,达到美育教育的目的。 五、传达古诗背后的精神品质

古詩教学可以吸收古诗中的精华部分,从而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古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事物、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人民的劳动成果。古诗教学能让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思念家乡、珍爱朋友之情,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结束语

教师在古诗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知识的同时从中感受到美的所在,从而全方面塑造学生的心灵美,使他们感受到美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想象或者虚拟的,以此激发学生对于美的念想和对美的感悟,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推动美育教育语文古诗中渗透。学校也应该提高美育教育水平,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歆沂,杨其勇.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探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72909):89-92110.

[2]刘亚平.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美育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71907):132. [3]朱建翔.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美育引导[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87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cce3f52f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