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法指导

2023-03-08 18:0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法指导》,欢迎阅读!
二轮,学法指导,高三,复习,历史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法指导

同学们经过一轮复习的洗礼,接下来的二轮复习侧重能力和学科素养培养。为了更好的提升历史学科的应试能力,现给同学们如下建议:

一、明确二轮复习重点。从复习节奏上来看,高考二轮复习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高考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强化,重点在于:如何把建立起来的知识网络更系统化、条理化,最终灵活运用学科内的知识去解题。

建议大家课前做好本专题知识的梳理,知识框架可分为阶段特征、基础知识、重点知识三个部分。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深入了解,将它们进行串连组合,形成体系结构。之后解题时,遇到模糊不清、难以区分、容易混淆、缺失漏掉的知识点时,及时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中进行填补,逐步梳理完整。最后以点带面,形成自己深入理解的条理化知识框架。这样在做题需要运用时,就能准确、及时地提取出知识点,解题得分。

二、明确二轮复习目标。对二轮复习,不能简单地定位为第二次复习,而是应该从一轮复习的细看教材转入到对重点知识点的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二轮的关键,在于提高解题速度,掌握解题套路。二轮复习过程中,将会把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把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在此阶段,需要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训练解题思路:很多题型都有可以归类挖掘共性,考生只有学会从题目本身找到背后知识点,再依次寻找做题切入点、形成解答思路,才能在考场上适应一类题的百变考法,立于不败之地。二轮复习中,考生们的每一次做题都是练兵,训练和调整自己的解题思路。做对了,要归纳、总结、提炼,形成解决此类型题目的套路;做错了,切莫丧失信心,答案和讲解之后,还要找出存在不足的知识点,加强巩固。

三、处理好自主复习与课堂复习的关系。二轮复习时,紧跟老师教学节奏,处理好自主复习与课堂复习的关系。不要盲目沉浸在封闭复习中,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思维并适当作笔记,争取将内容当堂消化。老师的教学计划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紧跟老师的教学计划多听多问,就能基本上掌握高考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

四、把握时间,规范书写。复习中,要利用做题、考试、练习的每一次机会,加强对时间的把握。严格按照高考时间限制答题时间,养成合理的答题节奏,在速度中提高正确率。同时,书写工整、表达规范也很重要。有人因为书写太差、卷面混乱,阅卷者难以识别,白白丢分;有人因为表达不准确、用词不到位、公式不严谨,导致丢分。

良好的答题习惯:①语言要简洁、明了、通顺、使用学科术语;②格式要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把最重要的关键语或关键词写在最前面;③内容完整而不偏离主题,有的需要发散思维,注意古今中外的联系;④史论结合,论从史出;⑤卷面字迹工整、疏密得当。

五、利用好自习时间。

第一阶段:复习。用时10-20分钟:1.阅读白天老师讲解的教材内容,根据课上老师的讲解,重新把思路理一遍。2.整理、补充、完善自己的课堂笔记。3.解决听课过程中遗留的问题。课堂上难免有些内容听不懂或者对某些知识点理解有些模糊,在进行了以上两步之后,再看看课堂上听不懂的点是不是都懂了,如果还是不懂,最好用本子记下来,课下去问老师或者同学。

第二阶段:做作业。在完成当天的课本内容复习之后,及时检查学习和复习成果是最好的知识巩固行为。1.挑自己不擅长科目的作业先做,让自己精力最好的时候去攻克不擅长的科目,对于提高弱科有显著效果。2.作业中努力尝试过依然不会的题目,先放到一边,找其他时间去问老师和同学。3.作业量如果太大的话,那些重复次数多、抄写性的作业可以先缓一缓,等做完其他的作业感到头脑沉重,思考东西比较费劲的时候再做,当做放松大脑。4.识记性的作业和推算性的作业交叉进行。


第三阶段:知识预习。每天的晚自习时间都要有意识的留一点时间来预习明天将要学的内容,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1.阅读教材,了解明天要学的知识,重点看看自己哪些点感觉特别难,做好记号,在听课的时候,重视这些点的听课。2.阅读完后,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尝试去看看课后的练习(不会的题目,如果通过翻阅参考书也解决不了,就做好标识,明天在课堂或课后解决)。3.对照前面所学内容以及预习的内容,看看有哪些知识是与明天所学内容有关联的知识,抽点时间回看一下旧知识。

第四阶段:总结与规划。每天反思自己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才能持续的改进,尤其是一些重要考试之后,还要重点反思一下哪些科目要列入补弱的行列。1.总结一下今天完成了什么任务?学到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困惑没有解决……并反思自己今天学习活动的得与失。2.规划明天的学习活动,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安排,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总的来说,晚自习不只是让你用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更是一段让你总结“过去”,计划“将来”的,具有战略性的黄金时间段。如果不能充分运用好,那你每天的复习只能像是无头苍蝇一样,乱打乱撞,被牵着鼻子走,有时候还感觉跟不上节奏,这样成绩自然难以提升。大家仔细回想一下,你是不是这样呢?

六、学会分析试卷。考试的功能有两种:检验和选拔。除了高考、竞赛类考试以外,其余几乎都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调整学习方法。所以,考后试卷分析其实是考试的一部分,或者说,与分数的获得相比,考后试卷分析才是真正收获的手段。高中生考后试卷分析应该成为高中生的必修课,因为不会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的人是不可能进步的。

第一,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分析思路是: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②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③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④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⑤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在此基础上,大家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通常情况下,学生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第二,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要点有三:①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②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即。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③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第三,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样的对话可能是潜意识的,可能是口头表达,最好书面表达。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又是一次进步。书面表达是考后试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所以,建议学生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以后进步的重要阶梯。

第四,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以上分析,都属现象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归因分析和对策分析。三种分析逐层递进:现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样”归因分析回答“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怎么办”。对此,学生要首先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写出对试卷的分析内容,包含以下两步:①综合评价,即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误?②在纠正错题的基础上,对错题进行归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错误原因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对教材中的观点、原理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广、不深、不透;二是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三是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复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c33f1a2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