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案

2022-03-27 21:55: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的人-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有的

上海市博文学校初中语文备课笔记

年级 1 执教者 单文姝

有的人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领会诗歌表达的情感以及所含的深刻哲理。 2、通过重点词语的品味,体会诗中对比手法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已连续学习了好几篇鲁迅的文章,知道鲁迅是个伟大的作家,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我们一起读一读(PPT显示)

学生齐读: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之际,诗人臧克家依然充满激情地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或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教师朗读中的感情倾向。之后学生齐读。

2、提出思考题:(1)诗中哪些内容表明纪念的是鲁迅(2)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1)“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2)对鲁迅的爱戴(赞美、崇敬……)还有对(有的人)的憎恨。

3、教师准备好PPT补充《野草•题辞》并作适当解说: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

教学随笔



讲读课





1


上海市博文学校初中语文备课笔记

的人生境界。

三、深入分析 提问:

1.作者在诗中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比 2.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

(学生答案预设:生死的意义,言行,追求,结局。学生可能有较多的答案,须进行比较分析。)

3.作者的情感侧重于哪一面?

学生可从副标题看出纪念鲁迅,主要表达对鲁迅的爱。以对发动派的恨来反衬对鲁迅先生的爱。

4.品味分析对比强烈的词语。

例如对“活”与“死”的理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而“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作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然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远流芳人间。 学生举出“骑”与“俯”的对比;“摔垮”与“抬举”。

一个“骑”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生动地表现了反动派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神态。 “俯”字把鲁迅的无私的形象写得多么崇高,多么感人!

“摔”字表现了人民对他们的仇恨上,“垮”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抬举”一词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限崇拜、无比爱戴的深厚感情。

四、拓展迁移

1.再次齐读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

2.提问:既然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先生的,为什么标题不叫“纪念鲁迅先生”,而叫“有的人”?

全诗写了很多“有的人”,但归纳起来是两种人。

2


上海市博文学校初中语文备课笔记

3.“有的人”具体指什么人?

一种是像鲁迅先生那样为人民的人, 一种损害人民的人。 4.举出你所知道的那些象鲁迅一样为人民作出牺牲的人。

屈原,岳飞,白求恩,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孺……

5.师:这些人就象诗中所写“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作者在诗中对生与死作了富有哲理的阐述,揭示了生命的意义。你能概括地说出吗? 对人民有所贡献,对社会有所意义。

6.你们能从其他作品中得到关于生命的意义的启示吗?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说过:“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诗歌。 2.选做题:

1)就本文的对比手法写一段鉴赏文字。

2)写一篇副标题为“读《有的人》有感”,主标题自拟。的短文 3.课外了解诗人臧克家。

教学后记: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c4b80b525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