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说课稿

2022-08-07 11:4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说课稿》,欢迎阅读!
环流,热力,地理,高中

文学生活多姿多彩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说课稿



热力环流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热力环流》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的形态。是后面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等的基础,更是本章教学重点。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已有一定气候方面的基础知识,也懂得热胀冷缩的道理,这些都为他们学好本堂课奠定了基础。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缺乏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不能快速的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直观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文学生活多姿多彩



1.能够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且用专业的地理术语表述热力环流动态过程;

2.能运用热力环流的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生活中的实例,提高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开展实验活动,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其应用。

【难点】

能够运用热力环流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地理现象。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实验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2






文学生活多姿多彩

接下来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四个部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拓展→小结作业

环节一:导入新课

采用运用设置情境、设置悬疑的方式进行导入,首先播放歌曲《军港之夜》,给学生设疑:这首歌曲的歌词有点问题,大家能找出来吗?

采用设疑的方式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欲望,为后面的新课教学奠定基础。

环节二:新课讲授

()实验感知

首先展示“烟雾飘动试验”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思考这么两个问题:①烟运动方向是什么?(顺时针)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冷热不均)

展示实验,把“无形”的热力环流变得“有形”,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概念,另一方面为后面学生探究热力环流的过程奠定基础。

()探究过程

过程的探究式本堂课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因此采用学生绘制交流,教师讲解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结合刚才的实验,实验过程画在草稿本上面,并且同桌之间尝试着去分析一下整个动态过程,学生展示交流。

在教师讲解热力环流的过程中要注重两点:

第一,采用示意图进行教学。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较为抽象,采用示意图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形成过程。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c602356fd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