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主流社会思潮的演变

2023-03-10 16:2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战后日本主流社会思潮的演变》,欢迎阅读!
社会思潮,日本,战后,演变,主流

二战后日本主流社会思潮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60年代,日本国内的主流社会思潮是和平主义。这一方面来自战后美国主导的民主改革对大众社会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日本国民本身也是战争的受害者,追求和平与民主是其自然诉求。

和平主义表现在知识界,或著书论说反思战前的超国家主义思想,或以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表达反思战争、追求和平的愿望;表现在大众层面则是以不同方式表达保卫和平宪法、坚持全面媾和与中立、反对重整军备、反对缔结军事协定、反对核武器、反对越战等主张。

这一阶段,无论是出于正义而厌恶战争,还是出于对战争结果心有余悸而害怕战争,向往和平成为这一阶段社会意识的主流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日本这一阶段的和平主义是存在先天缺陷的,它在反思战争的时候没有对战争的性质提出质疑,它在描述战争悲惨的时候也没有对被侵略国家的受害者给予关注,这实际上为日后保守主义、右倾思潮的抬头和蔓延提供了一个温床,在和平主义的掩盖之下,保守主义和右倾意识已经开始孕育和萌芽。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教科书问题”在这一时期浮出水面,从1951年至1960年,在文部省审定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逐步把“侵略”一词改为“进出”。

70年代日本社会思潮的主流是保守主义。1968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70年代虽经历了两次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但经济仍能稳中上升,1979年人均产值与美国相当,1980年汽车产量超过美国,1981年外汇储备超过联邦德国,与此相适应国民生活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70年代的多次民意调查表明,具有“中流意识”的人群高达80%—90%,这一数据说明国民的绝大多数对自己的生存状况是基本满意的,同时也说明国民的绝大多数产生了维护既得利益的心理需求,萌动了支持现存体制和秩序的政治意识,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出现了保守主义思潮。

保守主义思潮在70年代淡化了阶级意识,缓和了劳资纠纷,使


得“劳资一体”的观念普遍增强;它强化了自民党的执政地位,同时迫使在野的左翼政党向右转;另外,保守主义对“日美安全保障体制”和“自卫队”持肯定态度,与自民党鼓吹的“新国家主义”互动合流,形成了朝野一体右倾化的趋势。

80年代社会思潮的主流是大国主义。1985年后,虽然日本经济一度出现萧条,但在低利率政策和旺盛内需的推动下,还是出现了从1986年11月到1991年4月长达53个月的经济景气,由于这一时期虚拟资产的膨胀速度远远超过了实际资产的

二战后日本主流社会思潮的演变 张经纬

二战后日本主流社会思潮的演变

膨胀速度而被经济学者称为“泡沫景气”。这一阶段日本的巨额剩余资金疯狂购买美国的不动产,贸易顺差也逐年扩大。与此相适应,日本的政治家、学者及普通国民的大国主义意识迅速增强,中曾根等政治家蔑视美国人的讲话、评论家长谷川庆太郎写的《再见吧,亚洲》、时任运输大臣的石原慎太郎和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合写的《日本可以说“不”》等,都明确无误地表达了大国主义意识。

他们的言论对日本国民产生了重大影响,越来越多的普通国民认可并支持他们的观点。1991年的舆论调查表明,希望修改宪法的人数增长到33%,支持向波斯湾派遣扫雷艇的人数达56%,赞成派遣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占60%,支持日本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占52%,支持日本成为亚洲领导者的占72%,认为在安全保障、经济等方面不能盲从美国的占77%。由此可见,80年代大国主义思潮的蔓延和泛滥已经相当厉害。

世纪之交日本社会思潮的主流是民族主义。泡沫景气破灭之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和徘徊局面,1992年至2002年被认为是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经济的长期低迷构成民族主义思潮蔓延的社会基

础,社会各界的情绪、意识均受到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90年代以后的民族主义延续了80年代流行的大国主义思潮的部分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c645bf153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