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还是春劫?拜年变“败钱”

2023-04-21 04:2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节还是春劫?拜年变“败钱”》,欢迎阅读!
拜年,春节,还是,钱”

春节还是春劫?拜年变“败钱”

春节花销大 拜年变“败钱”

职场新人春节支出超一年工资 学者称不宜攀比

晨报96101热线新闻(实习生 曹晶瑞)“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春节假期结束,各种高额支出告一段落,职场新人们拿起计算器,一按“等于”才发现,春节花销竟比年薪还多。



“钱多半花在购置高档年货上了!”刚刚工作一年的陈女士称,按照每月收入3000元计算,其年收入共计36000元,可春节期间,她的总支出已经达到42000元。记者发现,在陈女士的账单中,单购置年货一项就花去了近34000元。对此,陈女士表示,工作第一年,走亲访友自然不能少,为了有个更好的工作前景,也为感谢领导及同事一年的照顾,送给他们的“贺礼”当然不能太单薄。“这一年的工资还不够过个春节呢!”陈女士感叹。

“挣钱了,怎么也得像样地表示表示!”另一位刚刚进入外企工作的孟女士称,经过春节的“洗礼”,辛苦一年的酬劳只剩下一小部分,多半花销都在购置年货和给亲朋孩子的压岁钱上。孟女士称,表妹去年9月考入名牌大学,自己又刚好参加工作,挣钱了,总要买些像样的礼物表示一下。此外,有部分职场新人将春节期间详细收支情况晒到网上,并苦喊“入不敷出”。“买高档贺礼,给高额压岁钱,纯属情非得已!”一位网友坦言。更有网友发帖质疑,究竟是“拜年”还是“败钱”?

年轻人叹简直成“周光族”

给长辈礼物、给小辈红包,给自己置办“行头”……春节期间,各种开支接踵而至,荷包大幅缩水,一些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感叹自己简直成了“周光族”。

腊月廿八,在济南工作的小孙拿着5000元现金回到了潍坊老家。这笔钱是小孙的年终奖,他打算,给父母2000元,剩下的3000元用来应付其他开销。


回家后,小孙给两个叔叔各买了一包茶叶,出门时却被父母拦住了。“这礼物太薄了,不好看。”小孙的父亲说,这几年老家送礼物的档次水涨船高,儿子在外极少回家,孝敬长辈的礼物更不能太简单,否则真拿不出手。而且日后亲戚朋友们说起来,连父母都没有面子。

听完这话,小孙赶紧去买了烟酒等礼物。而几家亲戚拜访下来,小孙的荷包已经明显瘪了下去。

这个春节,29岁的王余庆则真正实现了“周光”。大年初三,王余庆第一次正式上门拜访“准岳父”。按照当地的风俗,他买了烟、酒、茶等礼物,花掉了小半个月的工资。而对女朋友的小侄子、小外甥,红包自然也要包得厚厚的。为这一项他又花去了一千多元。

“过年回家,又盼又怕。”“80后”刘建在去年三月有了儿子,春节期间,他借口小孩子怕冷没有回去。刘建说,过年回老家,花钱太少没有面子,开销大了自己的小家庭底子太薄又负担不起。不得已只能拿孩子做挡箭牌,期望多省下几个钱。“不是不想回家,实在是压力太大吃不消。”他苦笑说。

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当下年轻人生活、工作压力较大,刚刚参加工作工资相对微薄,又希望自己有个美好的工作前景,拜年自然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机会,但着实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不要虚荣和彼此攀比,礼物好坏不在价格在心意。努力工作,创造好的业绩才是升职的最好保障。“如果大家约定好都不送礼,是不是轻松很多呢?”夏教授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c6ae4e92f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