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也谈“时间、时刻”和“小时、时”

2022-05-07 12:3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学随笔:也谈“时间、时刻”和“小时、时”》,欢迎阅读!
随笔,时刻,小时,时间,教学

教学随笔:也谈“时间、时刻”和“小时、时”

记得我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时刻和时间是有区别的,表示时刻用几时(点)几分,表示时间用几小时几分,并且再三叮咛不要用错。后来我也做了教师,通过查找资料,发现这样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

什么是时间?什么是时刻?这两个概念有着怎样的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时间的解释有三条:一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二是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例如,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三是时间里的某一点。例如,现在的时间是315分。关于时刻解释有两条:一是与时间的第三条解释相同,即是指时间里的某一点。例如,严守时刻,准时到会。二是每时每刻、经常的意思。例如,时刻准备着。

在《辞海》中也有类似的解释。

由此可见,作为计量的时间,其含义包括了时间间隔和时刻两个方面。前者指物质运动经历的时段(表示为经过了多少时,后者指物质运动的某一瞬间(表示为发生在什么时间所以,在计量方面,时间时刻这两个概念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包含的关系,可以用右图来表示:

什么时候用小时?什么时候用?在用法上是否有统一的规定?

从上面释义的举例中也已清楚地看出:表示经过的时段一般小时表示,表示某一瞬间则用来表示。那为什么有的教材在计算经过的时段时也用来表示呢?例如,苏教版义务教育大纲教材(修订本)第七册第49页例2是求一个商店每天营业多少时间,就是这样解答的:


19-8=11(时) 答:每天营业11小时。

这是根据国务院在1984227日颁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所规定的。在这个命令附件14是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其中对时间这个量的单位名称规定为:分,[]时,天(日)。在附件1后面的中有这样两条说明:[]内的字,是在不被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的字;()内的字为前者的同义语。这就是说,小时是计量时间长短的一个单位名称,但如果在不至于与表示时间的某一瞬间的发生混淆时,这个字可以省略。因为只有表示经过多少时间的量才能参加运算或换算,所以在算式中可以将小时省略为。如,19-8=11(时)2=120分。而在文字叙述中,这个字一般不省略。如答:每天营业11小时。当然,如果在文字叙述中不会使人混淆的情况下,这个字也是可以省略的。如周老师设计的练习中就有一天要工作13每晚要花130分左右时间看报。这里肯定不会有人把“13”“130作时间段中的某一瞬间来理解的。不过,一般在口头语言中还是小时来表示。

这里要强调一点,那就是国务院的文件中,这小时字是在不被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而并不规定一定要省略。所以如果有学生在算式中没有省略这个字,即上述算式写成“19-8=11(小时),也是可以的,千万不能把它判错。 另外,周老师在文章中提到的三年级(上册)第53想想做做1题练习时部分学生出现的错误,我觉得,除了文章中提到的原因以外,还可能与执教老师提出了不恰当的要求有关。因为在这部分教材中,有很多是从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的时间计算,如果要列出算式就要牵涉复名数。现在在小学里是不教复名数计算的,这种题目等到学习小数后,就可以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来计算了。所以在三年级(上册)的《教师用书》中,强调了


这部分练习要以口答为主,可以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过程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以相互启发,提高练习效果,根本没有必要让学生列算式来计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c7749feb9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