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家校共育心理健康策略

2023-05-03 20:2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家校共育心理健康策略》,欢迎阅读!
共育,视域,心理健康,心理学,积极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家校共育心理健康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家校共育 心理健康 策略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强调人本身拥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主要对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认知过程、积极人格特点给予途径和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在家校共育学生健康心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探究家校共育学生健康心理的策略。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其以研究人的幸福为一个中心,以积极的情绪、人格特质和社会组织系统为三个基本点。在以往的教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存在忽略心理教育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家长参与意识薄弱、家庭教育失当。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他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则往往是忽视了或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形式单调。在家校合作中也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是更多流于形式、摆摆样子,随意性强,计划性和连续性很差,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也无法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地渗透进家校合作中去。

因此,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有效的家校活动,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学生,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与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一道为班级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为教育好每一位孩子而努力。为健全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切实增强师生珍爱生命意识,提高师生自我心




理调节能力。

二、家校共育学生健康心理的策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一)加强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意义的宣传

学校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家校共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好处以及必要性进行宣传教育,让家长增强在家庭中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感。此外,营造班级、校园心理文化氛围,例如:每个班级都设置独特的班级口号,班徽、班旗、班服;每个班级的宣传栏都布置心理健康求助热线的各级联系方式;在年级走廊耀眼位置布置宣传海报,随时给孩子提供积极心理暗示。 (二)全面筛查,了解师生心理

心理普查能够全面快速地发现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有效避免和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进行,同时也是全方位了解学生发展,科学指导教育教学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三)创建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施及时辅导

以学校为主导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心理筛查,在家长的陪伴指导下,按照学校要求完成相应的心理测评文件、心理健康摸底调查,与本班班主任以及各科任课教师沟通孩子在家的情绪反应,心理变化。家校双方都能适时掌握心理健康水平、学业焦虑水平、阳光因子等方面,进一步了解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c9024ab98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