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者说 好听吉利的鱼店名字

2022-07-24 04:5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吃鱼者说 好听吉利的鱼店名字》,欢迎阅读!
鱼店,吉利,好听,名字,鱼者说



吃鱼者说 好听吉利的鱼店名字

长久以来,对吃鱼怀着纠结的心态:既垂涎于其肉质的鲜美,任何生长于陆地的动物都难以企及;又不耐烦挑刺,挟一箸鱼肉入口,最忙活的要数舌头了,屏息凝神搜罗一番,犹有漏网之刺,卡在嗓子里,破坏了整餐饭的味口。

鱼的种类很多,最基本的划分标准是依据鱼生长的环境可分为淡水鱼和海鱼。由于从小生长于内陆城市,平时吃鱼以淡水鱼为主,大约也就鲤、草、鲫、鲢等不过七八种的样子。海鱼最常吃的以带鱼和扒皮鱼为主,儿时倘若能吃到一条黄鱼,心里便向过年似的高兴。

小时候最爱吃的是无细刺的海鱼。那时候扒皮鱼价很贱,通常只要两三毛钱一斤,不似现在,已属于菜场里的贵族品种了。西北风肆虐的季节,吃腻了白菜、萝卜,父母便会买回几条扒皮鱼来改善家里的伙食。每逢这时,我碗里的鱼肉总是最多的,因为吃起来不用费神挑刺,再多的肉也架不住一轮狼吞虎咽,常常是碗里的米还剩大半碗,盘中那几条可怜的鱼就只留下一副嶙峋的骸骨了。父亲每回总留在最后,等我们姐弟吃过了,就着盘中的鱼汁和浸着汁液的鱼骨耐心地把饭吃完。前些年到海南旅游,在三亚的西岛,吃到一种马鲛鱼做的鱼片,入口鲜美软酥,堪称鱼片中的极品,向当地人一打听,原来马鲛鱼就是扒皮鱼的学名。吃了这么多年的扒皮鱼,至此方识庐山真姓名。






黄河鲤鱼的名气不如鲥、刀、豚等长江三鲜大,吃起来,味道也逊色许多,但在如今的餐桌上要想吃到一条真正的黄河野生鲤鱼,是件颇不容易的事。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学校组织到黄河游览区郊游,中午每名学生自出五块钱,可以在当时游览区内唯一的餐厅内集体吃一顿桌餐。在我的一再央求下,母亲给了我五元钱,但要求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作为交换条件,如果到时考得不理想,过年时的压岁钱就甭想要了。那天,是我第一次吃到真正的黄河鲤鱼,也是至今为止屈指可数的几次之一。红尾、黄鳞、尖头、小嘴,一尾约有斤半大小,绝不向如今饭店里亮着幌子叫卖的,一条足有四五斤重,裹着厚厚的一层面粉装在特大号的鱼盘内端上来,仅那只大盘就巍巍乎占据了大半个台面。鱼是直接下锅红烧的,并没裹芡,吃起来略有一丝泥土味儿,但不腥、不柴,肉质细腻、滑嫩,余味悠香,令人难忘。那时,养殖业尚不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仅限于温饱,反而能吃到些现在不易吃到的货真价实的食材。

另有一种本地产的鱼,叫花鲢。窃以为父亲用花鲢做出的一鱼两吃,其滋味更胜黄河鲤鱼一筹。花鲢属常见的淡水鱼类,大江南北的餐桌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同鲤鱼、草鱼相比,花鲢的肉质更细、滑,且少细刺,大人、小孩咸宜。父亲一般选用三斤以上的花鲢,将收拾干净的花鲢自胸部一切两半,头的一半加入剁椒,蒸制而成剁椒鱼头,尾的一半加入酱油,先煎后烧而成红烧鱼。剁椒鱼头吃起来淡爽微辣,充分保留了鱼头内胶质的原汁原味,另一盘的红烧鱼则浓油赤酱,






香适口,很下饭。周末,我们家的餐桌上,这两盘色彩对比鲜明的鱼肴是最受大家欢迎的菜品。

积有年之劳,于公务迎迓、亲朋往来之际,品尝过诸多的鱼肴,如石斑、海鳗、三文鱼等林林总总,不下百种,皆属美味,而吃起来最亲切的,还是家里餐桌上的那一盘鱼。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本文字数:137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ca4aa3fe1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