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独立学院积极应对转设

2022-12-13 06:2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黑龙江独立学院积极应对转设》,欢迎阅读!
黑龙江,应对,独立,积极,学院

升达评估办参考资料

黑龙江:9所独立学院积极应对转设

www.jyb.cn 20090617 作者:郭萍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

20082月,为规范独立学院办学行为,教育部公布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计划用5年的过渡期,引导独立学院向3个方向发展:,即被市场淘汰,自生自灭;,即被收归到举办高校,成为其中一部分;,即脱离举办高校真正独立为民办高校。

一年多过去了,独立学院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近日,记者对黑龙江9所独立学院进行了采访。

本报记者 郭萍 转设”8个月,感觉良好

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是全国第一批转设的5所独立学院之一。在此之前,它的名称前还冠有“XX大学的字样。谈到转设后的感受,院长修朋月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报考,跟办学性质关系不大,这一点已经逐渐被社会认可,家长和考生接受。像德强商务学院,21个经管类专业一直热门,多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群众的口碑很好。因此,去年虽然脱离母校转设,但是,并没有影响考生的选择。 哈工大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是一所股份制的民办学院,院长顾德库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他们已经通过了省里的评审,今年年底,正式申报了国家评估,虽然面临着很大压力,但这也是民办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机遇,一定要迎难而上,使学院的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顾德库还告诉记者,虽然从全局看,今年就业形势严峻,但是华德学院就业率没有下降,2800多名毕业生中,没有正式签约的只有100多人。

华德学院是股份制的独立学院,基本上是自己筹资。建院初期,哈工大的含金量对学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15年的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转设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华德自身的办学特色。

黑龙江的独立学院,在发展之初就没有盲目大上。许多本科院校也没有把办独立学院当作学校发展的组成部分,因此,独立学院脱钩也没有引起母体的过分震动。一些本科院校态度始终明确,独立学院不是学校发展的采分点 脱离光环:不怕亮出自己的牌子

应该承认,在建院初期,独立学院在母体大学的光环照耀下,享受好的无形资产与招收到相对较好的生源。一些独立学院校舍、师资、图书等基本条件相对薄弱,办学条件还多少仰仗母体的实力。教育26号文件对转设后的独立学院提出了具体的评估标准,办学

1


升达评估办参考资料

条件达不到的,则意味着失去办学的资格,这无疑增强了独立学院步入正规的紧迫性。 那么,转设后的独立学院都要公开戴上民办高校的帽子,对此,独立学院作何思考呢?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院长王少杰十分坦率,独立学院转设,虽然要经过一个可能是困难的甚至有些痛苦的过渡期。但是从长远计,转设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促进投资者转变办学指导思想,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力度,加大对教职工权益的保障。总之,有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

王少杰告诉记者,剑桥学院的生均经费目前达到3800/年,明年达到生均4800/年,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生均经费5000/年没有问题.他们也正在积极筹备早日通过评估,正式转设

提及转设,广厦学院办公室主任说,起初,毕业证可以加盖大学印章,现在只能盖广厦学院印章,再说,这么多年,社会和家长早已明白你的底细来路,干吗羞羞答答,遮遮掩掩? 独立学院办学主要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由公办高校与地方政府或国有企业合作;第二种是公办高校与民营资本合作举办;第三种是公办高校通过各种方式独立举办。黑龙江的独立学院基本都是由社会民间资本投资。提及转设问题,正奔忙在学校的基建工地上的远东学院的李敬来,这位身兼投资人、法人代表的女院长态度鲜明:办学之初,挂靠大学,确实为学院起步有帮助,但是,每年25%的管理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转设以后,管理费转而投到学校的建设中,对学院今后的发展会有更大的帮助。

据悉,考虑到教育部的新标准,许多独立学院今年都没有计划扩大招生规模,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转设起到了使民办学院谨慎扩张、注重内涵建设的导向作用。 独立,可以独领风骚

许多独立学院的领导本身就是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不少人做过本科大学的校长、党委书记,不但熟悉教育规律,熟悉过去体制内的运行程序,也深知其中的弊端和限制。即使他们在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等方面有些大胆的设想,已难以突破。但是,在比较灵活的民办机制下,他们毕生想做而不能做的探索,都得以尝试。

典型之一就是黑龙江东方学院。一群很有思想、很有能力的教育专家,突破了传统高校过于呆板、僵硬的办学模式,在高等教育的诸多方面,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在专升本的二三年过渡期里,他们曾经挂在黑龙江大学名下,但是,2003年就独立设置,独立招生。经过艰难的创业,如今已经成为黑龙江高等教育发展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东方学院院长赵奇告诉记者,鉴于今年的就业形势,学院加大了工作力度,采取了10项措施破解就业难题,其中包括:每个党支部都要帮助一名有特殊困难的毕业生;对创业成功的学生颁发2000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对参加西部计划参军计划等国家项目的毕业生,授予优秀毕业生称号,并发2000元奖金……这样的就业鼓励政策和导向,实际上对公办院校也有启发意义。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d16028bd0d233d4b14e69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