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层次多角度地描写景物(作文教学案)

2024-02-14 16:3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层次多角度地描写景物(作文教学案)》,欢迎阅读!
多角度,景物,描写,作文,层次



有层次多角度地描写景物(作文教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

2、学习和使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方法;

3、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和描写,提升人格精神和审美水平,增强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

教学计划3课时(指导1课时,写作1课时,讲评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直接明确写作要求:有层次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1层次:

一结构层次:时间 空间 逻辑 二内容层次:移步换景 自然-人文 三感情层次:景-情-理 外形---精神 2角度

内容角度:山与水 点与面 景与人

方法角度:视与听 正与侧 动与静 修辞方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情感角度:抑与扬 独特感受

二、就本单元四篇写景文章,组织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画山绣水》<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五篇文章所写景物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篇文章?(或你认为哪篇文章写得最好?)好在哪里?(提示:思路、角度、方法、主题等)

2.如写你的旅游经历或观景感爱,你打算写什么内容,怎样构思? 三、方法指导: 努力做到:

1景中有物----写什么景物,将特征写具体,有所侧重,不可面面俱到。灵活使用一些修辞方法。《鼎湖山听泉》用拟人和比喻方法将泉水写活了。

2)景中有序----如时间顺序、移步换景、由总到分,由面到点,由物到人,由实到虚

3)景中有变----山水结合、动静结合、人物结合,花草结合.景中有叙----单一写景会显得单调,可适当插入叙事,引文,以深化或丰富景物内容

4)景中有情-----在描写中适当抒情议论,自然流露对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5)景中有理-----通过观察联想,感悟景物或景物变化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防止错误:

1、题目大而空,无光无色。

既不能概括景物特点,又没有彰显作者感情,如《 大海》《黄山》《瘦西湖》《草原之游》等,不

如《我与草原有个约定》《漫步瘦西湖》《我爱你,黄山松》等。 2、层次混乱,没有章法。

或铺垫太长,离题较远;或脚踩瓜皮,随意滑行;或平均用笔,不分主次,或角度单一,不知变

通,或颠倒重复,杂乱赘余;或缺少交待,让人莫名。 3、主题不明确,立意肤浅。

为写景而写景,一部流水帐;或无病呻吟,或一句话作结,强贴标签,不讲道理。 4、写景大众化,缺少特色。

花香鸟语,草长茑飞,树木荣枯,四季轮回,无论如时何地,观山千山一面,看水万水一色。




四、例文评判 范文赏析

(一)古镇寻幽

扬中树人初三(2)班 刘可欣

钟声袅袅,回转不绝。

来到这座古镇已经是第二天了,虽然读不透它的深厚底蕴,但身心俱能感知的,便是它的宁静。

趁着清晨踏上镇上的石拱桥,桥上已经有了人。有早起做小买卖的,有彻夜于此卖艺为生的,但他们都很安静,桥上似乎只能听见呼吸声和轻微的鼾声。

我将视线收回来,转而眺望远方的景色,两岸是沉静凝重的房屋,青瓦、白墙、黛砖、棕红木门。瓦上被时光雕琢的碎片,墙上因久雨而形成的屋漏痕,门板上被腐蚀的印迹……都显出它的沧桑。

浓绿的河水穿街而过,它平静无波。沿岸凸出的平台边,泊着几艘夜归的船。一切都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中,沉睡着,似乎沉睡在远古的记忆中。

我带着鬓角的湿气,走下了石桥。

还没走回客栈,太阳就已经升起了,逐步冲散了雾气,照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这里的日出也是这般宁静而有诗意,如晕染在宣纸上的一滴彤色。阳光晕开后,古镇的一切都舒展起来,半开的门板中溜出一缕粽香。

这里有一座寺庙。和普通的庙宇没什么不同。身处其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幽静,就如同这个镇子的气息一般。我看到一朵素色小花在庙宇的墙角边静静开放,弯下腰,似乎能够听到花开的声音。

钟声悠悠,在深沉厚重的钟声中,一些画面在脑内展开:那些石拱桥上的人,那些青瓦、白墙、黛砖,那客栈中屋檐悬挂的在风中零零作响的古铜色铃铛……这路边坐着、叼着半截烟卷唱着不成调的歌的老翁,这酒吧茶馆门口坐在木椅上抱着吉他奏乐歌唱的外国年轻人……那些人,这些景,此时的乐章与这悠悠钟声缠绵在一起,竟让人更觉静谧与祥和——这是我听过天籁。

抬头仰望清澈的天空:原来天如此澄澈,原来日光如此温馨,原来心能够这般安宁,原来所有的路都能够静静地去走。

抛却浮华,抛却杂念,在心中永藏一份这样的景,存一段这样的音,守一缕这样的阳光吧!享受安静,洗去繁华与焦虑。慢下来,抬头观云,低头赏花,这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吧。

此刻的古镇,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总评】全文以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为线索:(趁着清晨)走上拱桥——拱桥远眺古镇——拱桥俯瞰——(太阳升起)下拱桥入客栈途中——进寺庙。行文流畅,思路清晰。紧扣标题“古镇寻幽”的“幽”字,写出了古镇的安静、沉静、平静、宁静、





开头写钟声,以声衬静。 第二小节总结自己的总体感受“宁静”,照应标题。

拱桥晨景 ——安静

拱桥远眺

——沉静

古镇小景

拱桥俯瞰

——平静 夜船静泊

桥头日出 ——宁静

寺庙寻幽 ——幽静 墙角小花 ——静开

钟声悠悠 ——以声衬静 人、景、声 ——多层次 营造静谧的氛围

由景入情 抒情,紧扣住上文的的“静”

升华,表达心愿-心静

再由情入景 回到“钟声”与开头相照应, 以钟声开篇,以钟声结束。营造出钟声悠悠的意蕴,令人回味无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d81fa9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