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复习课后题答案(1-8课答案齐全)

2022-03-26 04:57: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复习课后题答案(1-8课答案齐全)》,欢迎阅读!
答案,课后,下册,复习,语文

1、养花

老舍先生的散文,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 第一题,通过查字典理解字词.

奇花异草:,奇异,特别.奇花异草,奇异、特别的花草. 大雨倾盆倾:,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大雨倾盆,雨像盆里的水倒下来一样,形容雨非常大. 置之不理置:,,.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三年五载载:,.三年五载,三年五年.

秉烛夜游秉:,拿着,握着.秉烛夜游,晚上举着蜡烛游玩. 第二题,从文中画出能具体说明"如此循环"的一个句子.

应画出的句子在第4自然段:"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第三题,用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的乐趣.

文章的第3自然段讲养花增长了见识,4自然段讲养花虽然辛苦但有益身心,56自然段分别叙述养花的快乐与忧伤,最后一段总结了养花的乐趣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2.生活是多么广阔

这是著名诗人何其芳的诗.诗中抒发了对生活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第一题,用自己的话说说几个含义深刻的诗句的意思. 这三个句子都是诗的第3节里的,讲的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意思是:要留心观察,注意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意思是:要在生活中满腔热忱地帮助别人. "去以心发现心",意思是:要真心待人,真诚待人.

第二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第二节后面接着写几句诗.

3.中华第一龙

本文从"中华第一龙"谈起,讲了中华民族的标志——""这一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和象征意义,赞颂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第一题,借助字典,读准加点字的读音. guǎngchuánzhǔ. 濮犷蜥椽瞩要查的部首很明显 ""是独体字,"",读音是.

第二题,"中华第一龙"指的是哪一条龙?它有哪些特点?

"中华第一龙"指的是河南濮阳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那条龙. 这条龙的特点是:用贝壳砌成,造型粗犷,样子像蜥蜴.

第三题,龙这种艺术形象是怎样形成的?你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了什么?

龙这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文章的第4自然段具体讲了我们的祖先创造这一艺术形象的过.学生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从龙这一艺术形象,可以体会到我们祖先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体会到我们祖先的理想和希望,体会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学生可联系课文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四题,抄写课文中带""字的词语,再写出几个带""字的词语.

课文中带""字的词语有: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凤呈祥、巨龙腾飞.""字的词语还有很多,,盘龙卧虎、虎踞龙盘、龙潭虎穴、龙马精神、车水马龙、龙飞凤舞、画龙点晴.通过个人思考,再互相交流,就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4.狱中联欢

这篇课文选自长篇小说《红岩》."狱中"指的是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设在重庆市郊区歌乐山下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渣滓洞.课文讲的是1949年元旦,被关押在集中营的革命者,巧妙地利用庆祝新年的机会,欢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表现了随时面临死亡威胁的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

1 / 3


第一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然后填写狱中联欢的过程.

这一题是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狱中联欢的过程是:唱歌交换礼品贴对联表演节目. 第二题:挑选课文中的一副对联读一读,体会对联的意思.

文中的五副对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字面看,没有一处革命的词句,没有一处可以被敌人抓住把柄,但在当时当地,大家都能领悟到这些对联中所蕴含的欢呼革命大好形势、赞颂革命者、抨击反动派的意思.学生要领悟到革命者贴的对联的这一特点,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作适当提示,然后再让学生挑选一副,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意思.

第三题,仔细阅读课文中"猩猩来到楼七室门前站定……猩猩装作没有听见,溜走了"这一部分,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

这一题实际是上一题的进一步具体化.楼七室的对联:"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横额"乐在其中",能体现革命者乐观、诙谐的情趣,意在挑剔的猩猩看了以后,可能已意识到某些不同寻常的意义,但他抓不住把柄,只能无可奈何地溜走.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启发,教师适当点拨,然后可以分角色读读这个部分.

5.名碑荟萃

本文以西安碑林收藏的石刻为例,介绍了我国书法艺术史上几位有代表性的书法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反映了我国书艺术的辉煌成就.

第一题,按照课文叙述顺序,写出课文介绍的几位书法家的名字. 课文依次介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第二题,这几位书法家的书法各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画出最能表现每个人书法艺术特点的一两个词语. 课文中介绍

王羲之的书体"潇洒清秀" 欧阳询的字"骨气劲峭,法度严整"

颜真卿"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屈折处圆而有力"柳公权的字"骨力遒劲,结构严谨".

6、琥珀

第一题: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讲了这块琥珀的特点.最能说明这块琥珀.最能说明这块琥珀特点的句子是:"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的躺着.我们可以看见他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第二题:琥珀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老松树滴下的松脂抱住了苍蝇和蜘蛛,松脂继续往下滴,盖住了原来的,积成了一个至松脂球.二是海水淹没了森林,那个特殊的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它变成了化石.

第三题:

1〕由松脂变成松脂球,在由松脂球变成化石,科学家推断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2〕只有在夏天,切天气很热,老松树才能渗出松脂.

3〕这块琥珀是一个渔民的儿子在海滩上发现的,这是想象海水渐渐逼近森林,最后淹没了森林的依据, 4〕如果没有高大的松树,也就不会有松脂了.

5〕如果不是那么巧,那两个小东西就不会"仍然好好地躺""透明的琥珀里".

7、智慧之花

第一题: 课文讲了哪两个小姑娘的故事?是怎样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维吾尔族小姑娘玛丽亚,她运用学过的关于电的基本知识,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救了五个触电的男同学.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东北的小姑娘江雪,她巧妙地向工商管理所商检科举报了卖变质冰棍儿的人,这是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同伴不受伤害.

第二题:

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上五年级的维吾尔族小姑娘玛丽娅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五位男同学在嬉闹时触电了.这时,她运用她在学校学过的有关于电的基本知识,拿自己的尼龙裙子做绝缘体,把电线包上并拽掉,使五位男生脱险.随后,玛丽娅像个大姐姐一样认真地教育了那五位男同学.

2 / 3


江雪和几个女生吃了冰棍后写了肚子,大家一致认为冰棍变质了,江雪告诉了卖冰棍变质了,江雪告诉了卖冰棍的阿姨,阿姨非但不承认,还鼓励小同学买.江雪想了个办法,请朋友代买一根,她来到工商管理所商检科,让工作人员检查,发现许多病菌在冰棍里,工商人员表扬了江雪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工商人员的有力证据下,阿姨终于承认了非法自制冰棍儿的事实.

第三题:读了这两个故事,我们要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保护自己或救助别人.

8、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 第一题,两个同学做的台灯,哪一个做对了,哪一个做错了?

这一题比较容易,根据对台灯的了解就可以判断,图二的小台灯做对了,图一的小台灯做错了.

第二题,对照做法说明看一看,做错的那位同学是哪一步没有做对?在说明中把他没有做对的那一步画下来. 图一的小台灯,做错的地方是把灯泡装在灯罩的外面了.他没有做对的是说明中的第三步.学生应该画下来的是:3把铅丝的另一头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把洞的两边粘牢.铅丝的头上用红橡皮泥做一个小灯泡.

第三题,那位同学做错了,和说明写得不够清楚也有关系.你能把那部分的文字说明修改得更加清楚、明白吗? 对于见过台灯的人,说明书中对做法第三步的说明已经比较清楚了,是不会出现把灯泡装在灯罩外面的错误的.但是对于没有见过台灯的人,这里的说明就还有些不够严密."把铅丝的另一头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究竟是从乒乓球的外面插入小洞,还是从乒乓球的里面插入小洞?那位把灯泡装在灯罩外面的同学,正是在这里出现了错误.我们把这句话改成"把铅丝的另一头从乒乓球的外面插入小孔里",就更加清楚明白了.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e00f85030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