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日语间接被动句的特点

2023-01-22 09:5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日语间接被动句的特点》,欢迎阅读!
日语,被动,间接,特点

试论日语间接被动句的特点

———从与汉语的角度

刘学敏

日语被动句一般可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这种分类是以被动句的主语受到影响的方式不同为基准来划分的.具体说来,直接被动句就是被动句的主语直接地受到他人的动作、行为的影响,主语是这个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它是由主动句中述语的“を格”的对象语作主语.直接被动句一般可以和主动句相对应,我们可以看到下面的例子:

(1) 子供が母親に叱られる。

母親が子供を叱る。(主动态) (2) 彼はみんなに笑われる。

みんなが彼を笑う。(主动态)

例句(1)(2),子供”和“彼”分别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直接接受者,直接被动句一般都可以对应汉语中的带“被”字的被动句: (1)′孩子被母亲骂了. (2)′他被大家嘲笑了

间接被动句即被动句的主语间接地受到了他人的动作或事物的影响此类被动句一般没有相对应的被动句.间接被动句是日语中相当活跃的一类被动句,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内容 . 日语间接被动句的特征

间接被动句中又叫“迷惑受身”或“第三者の受身.它的主语是本来与事态不相关的第三者,由于事态发展结果的影响,使其成为间接的参与者,即主语不是直接地必然地参与到某件事,而是间接地偶然地被卷进事件当中,因此多用于对主语来说不如意,不愉快的事.它既可以用他动词作谓语,也可以用自动词作谓语.汉语的被动句必须用他动词才行,所以日语的间接被动句与汉语的被动句绝大多数都是不能对应的.这类被动句在日语中大量存在,我们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3) 雨に降られて、風邪を引いた。

(4) 友達に来られて、宿題ができなかった。 (5) 子供に泣かれてよく寝られなかった。

(6) 父に死なれて、進学をあきらめ、就職した。 (7) 私は隣に二階を建てられた。 (8) 私はすりに財布をすられた。 (9) 私は隣の人に足を踏まれた。

例句(3),(4),(5),(6)是自动词的被动句.(7),(8),(9)则是他动词的被动句,并且宾语都是主语的所有物或部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句子的主语都是间接地受到影响.谓语动词表达的事态原本是跟主语无关的,比如例句(3),雨が降る”本来是跟我们毫无关系地在下,所以能形成被动句是由于说话者站在受动者的立场,意识到自己受到了“雨が降る”的间接的影响,这是一种非常主观的被动句. . 日语间接被动句在汉语中的表达

汉语的被动句从形态上分为有标记的被动句即“被字句”和无标记的被动句.“被字句”中以“被”字为代表,还可以用“叫,,给”等介词,无标记的被动句又叫做意义上的被动句.比如:

(10) 他被狗给咬了. (11) 这本书买得很快.

例句(10)是典型的“被字句”,而例句(11)则是无标记的被动句,在形式上和主动句是一样的.日语的直接被动句大多能和汉语的被动句相对应,而间接被动句却很难对应,并且要表达相同意思的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日语间接被动句在汉语中是怎么表现的.上述例句(3)- (6)这些自动词的被动句在本质上表达了一个相同的东西,即主语间接受到施事的影响,导致自己承受了某种不好的后果,因此暗含了因果关系在当中.它们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被动句,我们不能说“被雨下”,“被朋友来”,“被孩子哭”,“被父亲死”,在汉语中可以用主动句来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把日语的被动部分作为说明后面动作或状态的原因,有时可以形成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得”字补语句。这样, (3)- (6)就变成:


(3)′因为下雨,所以感冒了.

(4)′朋友来了,害得我没完成作业. (5)′被孩子哭得睡不好觉.

(6)′父亲死了,所以放弃了学习而工作了.

例句(7)是一个他动词的被动句,但它在汉语中同样没有对应的被动句,

没有像(3)- (6)′这样能大致对应的主动句,因为它没有说明主语受到的具体的影响,无法用因果关系的主动句来表达.同样地,如果(3)- (6)变成“雨に降られた,友たちに来られた,子供に泣かれた,父に死なれた”的话,它们也就没有对应的汉语表达了,因为它们没有说出主语到底遭受了什么样的后果,仅仅表达了一种被害的心理,这是非常日本式的被动句,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句子.

(8),(9)也是他动词的间接被动句,把它变成主动态就是“すりは私の財布をすられ,隣の人は私の足を踏まえた,すり”是“”的所有物, ”是“”的身体部,类似的被动句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由主动句中谓语动词的对象语的持有者作主语,对象语多是人的身体的部分,所有物,或者亲戚,性质,侧面, 比如 花子が先生に絵をほめられ,娘を村田におかされた这一类被动句又叫做“もちぬしの受身.

例句(8) (9),在汉语中有对应的被动句,但是有细微得差别,我们用汉语的被动句来表达(7),(8)的意思,通常会说:

(7) 我的钱包被小偷偷了. (8) 我的脚被旁边的人踩了.

尽管“我被人偷了钱包”,“我被人踩了脚”这种说法似乎也说得过去,但是(7), (8)′才是最符合汉语的习惯的说法.可以看出,日语的这种被动句和相应的汉语的被动句的差别体现,日语是用人作主语,而汉语则是用所有物或者部分作主语.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日语被动句着重于说话者的主观感受,而汉语的被动句则着重于客观的施受关系.日语中,钱包被偷,受害的人是说话者,用说话者作被动句的主语正好表达说话者这种被害的心理.同样,脚被踩了,然脚是踩这个动作的接受者,可是日本人认为感受到被踩的痛苦,并且最终受害的还是说话者本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却与此不同,他们认为,钱包被偷了,钱包是受事,小偷是施事,因此就由钱包来作主语.脚被踩了,是踩这个动作的施事所以用脚作主语也是理所当然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日语的间接被动句是极具日语特色的一类被动句,它强调主语间接地受到了影响,并且主观性很强,在汉语里没有对应的被动句,但有些可以由因果关系的主动句来表达. もちぬしの受身”在日语中是以人作主语,而汉语中却是用部分作主语. 参考文献:「日本語の分析」柴谷方良 大修館書店

从日语的角度看汉语被动句的特点杉村博文 日语语法表现与辨析孙满绪 世界图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e08f87e74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