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工技术交底[优秀范本]

2022-05-23 03:06: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桩基施工技术交底[优秀范本]》,欢迎阅读!
桩基,交底,施工技术,范本,优秀



编号:



桥梁一工班 2021.10.10



临湖二号主线桥

交底地点



桥梁桩基施工 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使用范围

本次交底范围为XX主线桥桩基施工,共有桩基92021其中桩径1.6m桩基872,桩径1.8m48根。 二、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 桩位放样 埋设护筒 护筒复核、钻机就位 钻进 成孔验收 测量孔深、倾斜度 第一次清孔 安装钢筋笼及声测管 →下导管 →第二次清孔 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 水下灌注混凝土 成桩、养护及桩身质量检测 三、施工流程 1、施工准备

修通便道,为施工机具、材料运送提供便利。钻孔场地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对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高程等有关数据进行认真复核,确认无误后进行桩位放样,沿桩中心拉十字线1.5m以外稳固位置埋设四个护桩,供随时进行孔位中心的检查。 2、埋设钢护筒

本桥钻孔桩均使用钢护筒,护筒直径比钻孔桩设计直径大20210cm。护筒埋设时,其轴线对准测量所标出的桩位中心,护筒周围和护筒底接触紧密,保证其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护筒的底部埋置在稳定土层面以下1.5m,护筒顶部高出施工地面0.5m,其高度满足孔内泥浆面的要求。桩基护筒埋设采用挖埋法,埋设应准确、稳定,保证钻机沿着桩位垂直方向顺利工作。 3、泥浆制备

泥浆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性能良好的泥浆失水量小,泥皮薄而密,具有较高的粘结力,对维护孔壁稳定、防止塌孔起很大作用。


(1)、泥浆池设置:根据施工工艺需要在现场每个墩身位置根据泥浆用量设一个泥浆池,用于钻孔施工时的泥浆制作、储备和桩基混凝土灌注时溢出泥浆的排放,泥浆池大小一般为钻孔容积的1.21.5,泥浆池的池壁池底要有较好的防渗能力,防渗不好的应作相应处理使之达到要求。

(2)、泥浆制作方式:制备泥浆的方式采用泥浆搅拌机或水力搅拌器进行制作。使用粘土造浆时最好用水力搅拌器;使用膨润土制浆时用泥浆搅拌机。

(3)、泥浆性能指标:

泥浆比重:岩石不大于1.2,砂黏土不大于1.3,坚硬大漂石、卵石夹粗砂不宜大于1.4 粘度:一般地层1622s,松散易坍地层1928s 砂率控制在4%以内。

根据钻孔地质应适当调整;在清孔和混凝土浇注时泥浆密度应适当稀释并控制在 1.1左右。1822s,含砂率<4%

泥浆制备完毕后,进行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不符合要求的重新调制。具体可在泥浆中掺入碳酸(俗称碱粉或纯碱)、氢氧化钠或膨润土粉末,以提高泥浆性能指标。 4、钻孔

(1)、安装钻机:安装钻机时底部应垫平,保持稳定,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钻头在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

(2)、钻进:当钻机就位准确,泥浆制备合格后即开始钻进,钻进时每回次进尺控制在60cm左右,刚开始放慢旋挖速度,并注意放斗要稳,提斗要慢,特别是在孔口58m段旋挖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控制盘来监控垂直度,如有偏差及时进行纠正,而且必须保证每挖一斗的同时及时向孔内注浆,使孔内水头保持一定高度,以增加压力,保证护壁的质量。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钻杆是否垂直,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制钻孔深度。当旋挖斗钻头顺时针旋进时,底板的切削板和筒体翻板的后边对齐。钻屑进入筒体,装满一斗后,钻头逆时针旋转,底板由定位块定位并封死底部的开口,之后提升钻头到地面卸土。开始钻进时采用低速钻进,主卷扬机钢丝绳承担不低于钻杆、钻具重量之和的2021以保证孔位不产生偏差。钻进护筒以下3米采用高速钻进。

(3)、检孔:钻孔完成后,对孔深、孔径、倾斜度等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再拆卸钻机进行清孔工作,否则重新进行扫孔。

(4)、清孔: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进行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清孔。清孔的目的是使孔底沉碴、泥浆相对密度、泥浆中含钻渣量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清孔后各项指标见表1

1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


序号 1

孔径(mm)

摩擦桩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不小于设计桩径 不小于设计规定 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0.05 群桩:100;单排桩:50 钻孔:1;挖孔:0.5

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对于直径≤1.5m的桩,2021对桩径>1.5m或桩长>40m或土质

较差的桩,300

不大于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50 相对密度:1.031.10;黏度:172021;含砂率:

2%;胶体率>98%

2 孔深(m)

支承桩

3 4

孔的中心位置(mm)

倾斜度(%)

摩擦桩 支承桩

5

沉淀厚度(mm)

6



清孔后泥浆指标

5、钢筋笼及声测管的安装

桩基成孔后,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立即安放钢筋笼。钢筋笼起吊时采用两点吊法,钢筋笼吊装入孔示意图见下图。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当骨架下降到第二吊点附近的加强箍接近孔口,可用木棍或型钢(视骨架轻重而定)等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孔口临时支撑应满足强度要求。将吊钩移到骨架上端,取出临时支承,将骨架徐徐下降,若遇阻力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起猛落、碰撞和强行下放。骨架降至设计标高为止。将骨架临时支撑于护筒口,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直线上进行连接,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全部接头连接好后就可以下沉入孔,直至所有骨架安装完毕。

声测管自进入工地现场后起,在装卸、搬运、安装过程中,要避免使声测管管体扭曲、挤压变形。声测管要存放在有遮雨设施的场地,避免管体生锈。进场安装的声测管,首先要对管体进行检验,曲变形的声测管不允许进入安装程序。将声测管用铁丝绑在钢筋笼上,两根声测管接头处用丝扣、螺旋接头然后使用管钳拧紧牢固,防止漏水。钢筋笼放入桩孔时应防止扭曲,管与管平行垂直,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声测管根数并等分桩圆周布置,声测管随钢筋笼分段安装。声测管安装完成后,管内需灌满清水,严禁灌浑浊水,以免沉淀物聚集在管底,声测管安装完毕后应加盖或加塞封闭,以免浇注混凝土时落入异物,堵塞孔道。


①、起吊时,同时提升主副吊点,将钢筋笼提起一定高度。

②、提升主吊钩,停止副吊钩,通过滑轮组的联动,使钢筋笼始终处于直线状态。

③、不断提升主吊钩,慢慢放松副吊钩,直到钢筋笼同地面垂直。



6、混凝土灌注

(1)、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采用钢导管灌注,导管内径为30cm。每节3m,1211.5m的短管。最下端一节导管长为4m。钢导管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禁用压气试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的1.3倍。导管安装后,其底部距孔底有30 40cm的空间。

(2)、二次清孔

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支承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30cm。若孔底沉渣厚度不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需二次清孔,将头部带有1m长管子的气管插入导管内,气管底部与导管底部最小距离2m,压缩空气从气管底部喷出,如能使导管底部在桩孔底部不停的移动,就能全部排出沉渣。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

(3)、首批封底混凝土

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下落时要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深。足够的冲击能量能够把桩底沉渣尽可能地冲开,是控制桩底沉渣,减少工后沉降的重要环节。当料斗内混凝土足够后打开漏斗阀门,放下封底混凝土,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


(4)、水下混凝土浇灌

①、桩基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配合导管灌注,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每罐混凝土间隔时间不得大于30分钟,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68m。同时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

②、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再移到钻孔中心。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要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循环使用导管48次后应重新进行水密性试验。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③、当混凝土面接近和初进入钢筋骨架时,应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口3m以下和1m以上处,并慢慢灌注混凝土,以减小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向上的冲击力;当孔内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4m5m以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长度,以增加骨架在导管口以下的埋置深度,从而增加混凝土对钢筋骨架的握裹力;并尽量缩短混凝土总的灌注时间,防止顶层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小。

④、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减小,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⑤、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80cm以上,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

⑥、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经常探测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以控制导管埋深。测深采用重锤法,重锤的形状为锥形,底面直径不小于10cm,重量不小于5kg。用绳系锤吊入孔内,使之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混凝土表面(或表面下102021)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混凝土灌注深度。 四、施工操作注意事项及要点

1、钻孔机械就位后,应对钻机及配套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钻机安设必须平稳,牢固。 2、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机械必须经过检查、测试不存在故障或安全隐患后才能进行施工


作业。

3、土层中成孔与钢护筒安设的垂直度对桩体垂直度影响巨大,钢护筒的安装必须准确、牢固,防止施工中的小碰撞出现变形、移位,从而保证桩孔位置的准确。

4、钻进速度应根据地质变化加以控制,以保证安全运转。钻进过程中,如不可避免情况需暂停钻进时应不间断进行孔内泥浆循环。

5、钻机停钻,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不得滞留孔内。

6、对于已埋设护筒未开钻或已成桩护筒尚未拆除的,应加设护筒顶盖或铺设安全网遮罩。 7、终孔后桩径应不小于设计桩径,垂直度偏差在1%,孔底不得高于设计桩底标高。 8、即将终孔前应做好钢筋笼吊装和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确保桩孔到位后的工作衔接紧凑减少桩孔放置时间,避免长时间放置出现塌孔和底部沉渣厚度加大。从清孔停止至混凝土开始浇灌,应控制在1.53小时,一般不得超过4小时,否则应重新清孔。

9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822cm,坍落度太小会造成混凝土浇筑困难甚至出现桩基混凝土浇筑失败,坍落度过大会影响混凝土强度等桩基质量。 五、安全文明施工

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等安全防护用品,上岗工作前严禁饮酒。 2、施工现场悬挂安全标语,泥浆池应用安全防护栅栏包围,并设置警示标牌;已成孔未灌注的桩孔必须用钢筋焊接的网片盖住孔口,桩孔四周设置防护栅栏,并设置警示标牌。

3、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装置、设施和安全标志齐全。

4、加强用电管理,所有带电机械需接地,并有防雨措施,电动设备安装触()电保护器。 5、加强机械设备检查保养,不得带病工作,严格操作规程。 6、设专职安全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发现违章立即处理。

7、钻机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土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安放位置应考虑钻孔施工中孔口出土清运的方便。

8、钻孔作业过程中,观察主机所在地面和支腿支承处地面变化情况,发现下沉现象及时停机处理。因故停机时间较长时,及时采取措施。因故停机时间较长时,将套管口保险钩挂牢。

9、钻孔时,起、落钻头速度均匀,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孔内出土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 10、在钻进过程中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进时,可能是遇到硬石、石块或硬物等,这时应立即提钻检查,等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后再钻,以免导致桩孔严重倾斜、偏移,甚至使钻杆、钻具扭断或损坏。

11、吊车作业回转尽量避免超出施工现场,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钢筋笼翻身起吊时设有专人指


挥。

12、钢筋笼安装吊放受阻时,不能加压强行下放,应停止吊放并寻找原因,如果是因钢筋笼没有垂直吊放而造成的,应提出后重新垂直吊放;如果是成孔斜而造成的,则要求进行复钻纠偏,并在重新验收成孔质量后再吊放钢筋笼。

13、下钢筋笼前,要清除孔口周围障碍物;下钢筋笼时,禁止人爬到钢筋笼上加重;超过规定磨损度的钢丝绳应更换。

14不得在乙炔瓶和氧气瓶周围用火,抽烟和乱扔烟头;在工地进行钢筋笼焊接时,严格遵守电、气焊安全操作规程。气焊作业中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不得同放一处,距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小于10米。氧气瓶、乙决发生器受热不得超过35,防止火花和锋利物件碰撞胶管。气焊枪点火时应按“先开乙炔、先关乙炔”的顺序作业。

15、电焊机应安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点,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应设置单独的开关箱,作业时应穿戴防护用品,施焊完毕,拉闸上锁。

16、各吊具、吊点在投入使用前,由安全员组织施工负责人、起重工和技术员进行联合检查,符合安全要求的严禁使用。

17、导管安装注意:导管对接必须注意手的位置,防止手被导管夹伤。

18、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倒车时,指挥员必须站在司机能够看到的固定位置,防止指挥员走动过程中滑倒而发生机械伤人事故。倒车过程中,车后不得有人。同时,吊车提升拆除导管过程中,各现场人员必须注意吊钩位置,以免将头砸伤。

19、混凝土运输车进出场必须打开转向灯,入场后倒车必须设专人指挥。

交底接收人



交底人



审核人



:驻地监理抽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e42021964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