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动课堂,迸出智慧火花

2022-12-24 00:3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构建互动课堂,迸出智慧火花》,欢迎阅读!
火花,构建,课堂,智慧,互动



构建互动课堂,迸出智慧火花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而互动式教学是实现这一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互动式教学,就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努力避免一言堂”“满堂灌,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下面是我对互动式教学的粗浅的研讨和切身的感悟。

一、互动需要才

人们常说,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要有杂学家的广博知识,要有哲学家的思辨头脑,要有主持人的犀利口才,要有小品演员的表演天赋……总之,语文教师不仅要是万事通,还要是多面手。但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许多语文教师只在意教书考试的技巧,不重视自身学养的提高,不读书,不动笔,即便有心采用互动式教学,也常常捉襟见肘,出现卡壳现象。正本清源,厚积薄发,不断增强听说读写诸般功力,是互动式教学的前提条件。同时,我们也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培训不限于反复倡导课改理念,更多一些朗读、表演、辩论、主持活动等诸方面技能训练,让师生互动更自然、更有效。

二、互动需要情

情,表现在鄙弃功利、追崇树人的真诚愿望上;情,表现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平等理念上;情,表现在公正评价、教学相长的谦和态度上。唯有真情互动,才是心灵的对话,才有智慧的碰撞和提升,也唯有真情互动,对学生的影响才会更为深刻,更加恒久。需要强调的是,一个有的老师,不会把互动看作是传授知识的方式,还应是实时矫正学生思想性格的手段。曾经有个患有轻微自闭症的孩子,她用周记述说自己的经历和痛苦,诚恳地期盼老师的帮助,老师也热心谨慎地写了长篇批语,渐渐地,这个孩子不再避人了,在一次以为主题的班会上,她甚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轻轻拥抱了一下老师。在随后的家长会上,这个老师希望家长与他一道共同关注这个孩子,就把周记给孩子爸爸看了。结果,在爸爸的冷嘲热讽下,这个孩子重新关闭了她的心灵。这是个令人心痛的例子,但不可否认,在师生互动中居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缺乏真情的互动,只能流于形式,不会起到预想的效果。

三、互动需要预

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不但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还要预设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学生的种种答案,甚至还要准备一些应对意外的措施。有的教师动辄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小品表演等,结果除了,一无所获,这是没有预设好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对互动的误解:互动主要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心灵的意动”“情动,而不是身体的躁动、哄动。有个老师身材矮胖,在上《背影》时,模仿父亲爬讲台,引得学生哭笑不得,这是没有预设好教学重点。有的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总爱即兴演讲故事笑话什么的,结果整堂课结构松散,教学任务完成不了,这是没有预设好教学环节。有的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某个学生的佳作,而其他同学一条声地说是抄袭,老师窘迫失措!这是因为没有预设好处置意外的措施。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贯彻教




学始终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皆为互动。如果非要搞个大动静,那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在教学重点上。

四、互动需要真

互动是动态的,随机的,真实的,自然的,学生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完成了认知和移情。也只有真实的互动,才会起到春风化雨”“斧斫无痕教育效果。但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课堂现象:学生不知其味,老师高亢激昂:大家说某某同学朗读得好不好?分析得准确不准确?表演得精彩不精彩?然后就是雷鸣般的掌声。这种生硬虚假的互动,只会让学者作假,听者反胃。《你一定会听见的》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把品味文化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整堂课大致分为四个环节:1.品读原文,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品读古诗,说说唐宋文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3.品读自己,说说自己最喜爱的风景,喜爱它什么?4.品读文化,说说画面景物给你怎样的遐想?在古琴声中,在青石巷里,学生娓娓述说着未曾留意过的风景和感受,心灵仿佛经历了一次文化的洗礼。真实的互动,如清流漱石,自然流畅,而与鼓噪无关。

五、互动需要法

师生互动的方法很多,各有各招。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1.详尽批语。无论是作文、周记,还是作业、试卷,我都会有针对性地作出详细的批语。这种书面交流直接、真诚、及时,为师生互动奠定了情感基础。2.做好预习。利用导学案,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的互动就显得从容不迫。3.创设情境。情境教学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有助于产生高质量的互动。有时情境的创设是从课前就开始的,比如上语文活动课《我也追星》学生早早准备了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班上还贴了几张明星海报。4.借助媒体。合理利用多种媒体,可以使互动更直观,更具感染力。但乱用、滥用,反而适得其反。读书不等于看电影,就如同摄影无法取代绘画一样,语文教学的互动还应围绕着三维目标来设计。5.加连点渗。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侧身一旁或立于班后,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补充、贯连、点拨、渗透、质疑,从而,使互动更具效益。6.把握重点。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紧扣教学重点,或由外而内剥笋般引导,或由内而外发散延伸,或由此及彼串珠相连。如此,互动才更充分、有效而不至于散乱无收。7.激励机制。恰当的评价,真诚的鼓励,以及科学的打分规则,一定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8.因材施教。教师的提问,要照顾到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尽可能地让大多数人参与到互动中来。总之,方法不一,有效就行。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名言: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理解了;我做过了,就记住了。课堂互动教学正是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精致灵动的,在中,增进理解,在中,加深记忆,在中,产生智慧。成为自觉意识,让成为教学常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ea903e30912a216157929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