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22-07-11 11:23: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欢迎阅读!
上册,期末,年级,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 数据统计分析

二、试卷分析

此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八年级上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总分100分,基础知识为重点,所学的内容都已覆盖到,难度适中,本试卷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试题结合初中学生实际,力求体现本学科的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试题取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有限信息,适当拓展。试题内容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有机融合与渗透,以便能准确地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因此,试题具有如下特点。 1,题型比例分析:本套试题共分选择题、列举题和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四个题型。其中选择题占50分,列举题7分,材料分析题33分,解答题10分。 2,内容比例分析:

通过对试卷细致分析,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渗透德育。以课标准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重点较为突出,符合考试标准。

第一题为选择题,共计50分。本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70%左右,这充分说明师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


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第二题列举题,共计7分。本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其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考生综合能力较差,如第27小题学生不能概括综合孙中山在民主革命中做出的贡献。说明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差,不能从整体上去分析、整理、概括。总之,学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视对中下学生的辅导。基础知识是思考问题、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工具,离开了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研究和分析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层,不可能深入,只能是泛泛而谈。

2、加强对学生历史记忆能力的培养

现在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各学科基础知识的一些基础理论,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理论,才可能为未来的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试卷反思

1.课堂上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培养,对重点知识、热点问题扎扎实实要求学生过手,务必牢固掌握,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2.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并根据自已班的学生实际有针对性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课堂效益。 3.引导学生熟读课本

4.为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和考试改革的要求,有计划地长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迁移、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能力。 五.改进方向

1、加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2、养成学生自学的意识。


3、养成勤与思考的习惯。4、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5、继续加强培优力度。 6、增强差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057af3d2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