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

2023-04-16 02:39: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石拱桥,中国,反思,教学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型的事物说明文,说明文的教学目的,概括地说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相关说明文的基础知识,提升阅读、写作说明文的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一、教材分析

《中国石拱桥》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这之前,学生学习的课文绝绝大部分是记叙文,对说明文是陌生的,学生学习中一定会有困难,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一定要动脑筋、想办法,将教学设计好,把学习说明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协助学生解决困难,学好说明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单元提示中已明确指出: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桥梁专家,他虽然仅仅向普通读者介绍相关中国石拱桥的一般性的知识,却显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作者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举例说明,要言不烦多处使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体现了作者谨严的治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在预习课上发放自主预习学案,以填表格的形式,明确说明特征,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教师点拨引导,理清说明顺序,指认说明方法,突出重点。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给予方法指导,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突破难点。因为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见过赵州桥,所以为了增强直观形象性,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先是为学生范读这部分课文内容,然后用几段生动形象的卡通视频把赵州桥的特点介绍清楚,设计了6个探究题目,逐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从实际效果来看,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识,提升了水平。 三、课堂中的不足

1、容量问题

当然,因为时间仓促,加上本人水平有限,这堂课也留下了些遗憾。比如,开始时认为课的容量较大,所以有意无意的加快了速度,并且还删减了最后一道习题,可实际在最后有了些许富余时间,使整堂课感觉起来前紧后松,不够流畅,这在以后的实践中是要努力避免的。

2、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有时还受课件的限制和牵引,有些知识点没有让学生记下,这样也会造成学生只热心地参与活动,掌握知识却如过眼云烟。 3、导入语设计不够精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精彩的导入语是每一堂课的提神之笔,我要更加重视。

4、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154b1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0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