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全诗翻译注释赏析

2024-02-01 04:04: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全诗翻译注释赏析》,欢迎阅读!
望乡,芦管,李益,全诗,受降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

人尽望乡全诗翻译注释赏析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唐诗赏析及诗意翻译注释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文解释】



一: 回乐峰前的沙地像白雪一样,受降城外月色如寒霜。不知什么地方吹起了芦笛的乐声,整个晚上出征的战士都在远望家乡。 二: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是何处响起凄凉委婉的芦管声,使得一夜间远征的人个个眺望故乡思亲人。

1




以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词语解释】

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处。 烽:烽火台。

芦管:用芦苇、竹子做成的乐器。 征人:出征在外的将士。 【赏析】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四句二十八字,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声牵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余味无穷。

荒凉的边塞,月光如霜的夜晚,幽怨的芦笛声勾起了出征将士悠悠的思乡情。这首诗意境深远,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歌笔法简洁轻灵,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72c12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