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2022-04-29 21:3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序》,欢迎阅读!
自序

有一年我到屏东乡下旅行,路过一座神庙,就进去烧香、抽签。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把抽签当成有趣的事,一点也不稀奇;但那一次在屏东庙里的抽签却是稀奇,因为抽中的是一张“下下签”在我的经验里,抽的签至少都是中上的,很少抽到坏签,那是我抽中的唯一一张下下签证尤其是那时我的生活、工作,情感都很平顺,因此抽中“下下签”那一刻,我呆住了。

我根本懒得看签文写些什么,走出庙门,随手把签揉成一团丢到香炉里,看它化成一道轻烟,袅袅化去。

但走出庙门时我感到心情十分沉重,不自觉放慢脚步走在遍植马路两岸的芒果行道树下,思考着那张“下下签”的意义,我不知道它预示了什么,但我知道,应该使自己有更广大的心与它宽远的识见,来包容人生偶尔会抽中的下下签。

一张下下签的内容是什么无关紧要,不过,在真实的人生里,它有台健康的从喝到一碗苦药,颇有醍醐灌顶的放果,反而能给我们一些反省、一些激励。这样看,一个人一生抽到几张下下签不是什么坏事。反过来说,我们偶尔会抽中“上上签”,如果没有带给我们光明的力量只令我们欢喜一场,也就没有什么好处了。

我想起从前在日本旅行,看到日本寺庙前面的树上结满白色的签纸,随风飘扬的景象原因是抽签的人对签不满意,把它结在树上还给神明,然后重抽,一直抽到满意为止。

我很欣赏这种习俗,因为来抽签的人多是在寻求心里的安慰,大部分是在生活中遭受不幸与挫折而彷徨无无措的人,抽中一支坏签列异是骆驼背上一根草,更觉得难以承担、无所依靠了。将坏签挂回树上,是对命运一种沉重无声的抗议。

抽签虽是宿命的,但可以把坏签还给天地,只要好的签,这是在宿命论中寻找出路,表明不肯接受命运铺排的意志如果不我们对命运的安排完全没有抗衡的余地,那么也就不需要抽签了。虽然有一点可悲的是,我可以把坏签挂在树上还给世界,却往往无法把人生真实的挫败还给无情的天地,在夜无人之际,仍然要默默饮着生命的苦汁,心里呐喊着痛苦的顺我呼声。

其实一张签诗是好是坏都没有关系,它最大的意义在于我们转个弯,做一次新的思考,因而在顺境时抽到下下签,在逆境时抽到上上签,格外有意义。前者是“居安思危”,后者是“反败为胜”。人生的际遇从更大的角度看,不也是这样吗?

汉我看见日本寺庙前树上结满白签纸,在风雨中沉默地舞动,感觉那是人世的好风好景,表现发人的傲骨与尊严。但我看见台北民权东路恩主公庙里,静静飘飞和香烟里,许多正在抽签的虔诚的面容,也感觉到那是人间的真情真意,里面燃烧着人的祈愿与期待。从远景看,一张签纸上写的是人与宇宙间流动的温暖,写着无穷时空中的一些想望、一些追寻、一些爱。

在欧美和日本的中国餐馆,常设有幸运客,有的藏在筷子里、有的包在馒头内、有的放在玻璃瓶中,这些签纸通常写着最好最美的语言,让人看了心情欢愉。我常常突发奇想,要是寺庙里的签都是这样的好句该有多么好,一定可以帮助许多有情人成眷属,带给沮丧的人生存的希望,使失败者有勇气走向黎明的天光。

三年前的早春,我到日本的日光山去看红叶,夜里在山上小径散步,找到一家卖荞麦面的小屋,吃南时打开筷子的纸袋,掉下一张纸,上面用中文写着:“今天天气真好!”我吟哦这句话,俯看夜色中泛着浅蓝色的山谷,谷中月光下的枫红点点,忽然觉得不只今天天气真好,人生也是非常幸福的!

人生在某种层次上,真像一张签纸。

学佛以后我就不再抽签了,我喜欢佛寺中不设签箱,对一个坦荡无疑的生命,到处都是纯净的白纸,写什么文字有什么要紧,生命的遭遇犹如流水中的浮草、木叶、花瓣、终究会在时间的酒河中流到远处,能这样看,我们就可以在抽签时带着游戏的心情,把一切缺憾还诸天地,让我们真实的自我面对变万般波折的人间!


生命中不免会遇到有如下下签那么糟的景况,让我们也能有一种宽容的心来承担,把它挂在树上随风飘动,或落入河中,随流水流向大海吧!

这一册《拈花菩提》正有如生命之河上所飘浮的花瓣,我随手把花瓣捞起,有的美如桃花,有的凄艳如樱,有的轻淡若菊,还有的如历经冰寒的梅花,也有一些是开在山溪涧无人知名、未曾被欣赏过的清淳的小野花。

我多么喜欢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里说的:“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已界及佛界,众生界亦然。”我们生命里所遭遇到的每一种顔色、每一朵花香,都展现了它无比的尊严与意义。一朵野外独自开放的无名小花,不都让我们感触到宇宙生命的奥秘吗?我们生命之河所流过的花瓣,虽有不同的喜之花、怒之花、衰之花、乐之花,不都是菩萨心海中的妙有世界吗?

这苦恼的三界,既是己界、众生界,也是佛界。我深信佛菩萨的世界并不离开人生的现实而存在,如果佛菩萨不能与我们的生活结缘,佛菩萨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愈是直视充满痛苦矛盾的现实人生,愈感觉到佛菩萨的大悲,如果这个世界不是如此苦难,佛菩萨的慈悲又要从什么地方展现呢?

近几年来,我写的学佛随笔就是从现实人间来出发的,我认为佛与菩萨量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自然,佛菩萨也存在人生的顺境和困境里,我们如果在现实生活不能体验慈悲与智慧,那不是生活中没有真理而是我们没有足够明净的心性。《拈花菩提》是每一步都走在现实的道路上,希望从许多细小的日常事物去体贴,去接近佛菩萨无尽的慈悲与无量的智慧。

我们文章不是佛教思想的研究,因为我认为注重学解的佛教,很容易专门化、复杂化,不能满足我们对宗教实践的渴望与景仰。我期望的不是提出个人的主张或思想,而是想唤起人人自我的觉悟。

很多读者读了菩提系列以后,对我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的欢喜、有的赞叹、有的建议,也有一些是质疑与辩难,我都充满感激的承受,可惜没有时间一一回复。希望读者有任何佛法的问题,直接去向法师请教,他们的修行都比我好,必然能有比我更好的答案。尤其是修行的问题,比起师父们,我的修行还非常非常的低微。这些年来在修行的路上摸索,日益感知了自己的渺小,唯一能说的大概只有一句话:“我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我时常在清夜里,燃香三炷,写这些文章。有时写累了会走到阳台呼吸心凉的空气,站在阳台上俯望万丈红尘,让夜雾轻轻扑来,在这寂静沁凉而闪着寥落星光的夜晚,常使我觉得自己是走着多么孤寂的道路。在社喧闹的尘世,谁听见我内心无声的呼喊呢?在无边的旷野,谁是相识的那再来的人呢?在有情的人间,谁愿与我走在虚空之上让莲花承接双足呢?这样的孤寂之感,甚至令人我感到自己眼中的水意。然后,我就静静地念着:“南无观世音菩萨”,一般清澈的泉水就清洗了我的内心,是南无观世音菩萨护持我走过了无数漫漫孤单的长夜。

其实我们走过每一步看似孤寂的路,每一位修行者已走过;我们的感喟的无人理解的忧伤,佛菩萨也都能理解;我们的在这世界所有的一切忧恼,佛菩萨都已经忧恼过,并且承担过、超越过了。这样想时,心中已坦然,在我临睡前例行的礼拜时,看到佛堂的灯光特别温暖,准提佛母的脸洋溢着格外慈悲的光芒。

《正法念处经》里说:“人命不久住,犹如拍手声。”生命是如此短促,烦恼犹如空中飞鸟的影子,我深切知道,不论要遭遇多么巨大考验与折磨,我都会怀着清明的感恩之心,来看待因缘、包容人间、注视世界。

特别感谢几位朋友赵卯琳、连艾华、杨雅璇的关怀护持,朋友们的帮助,常使我觉得不枉这一真趟的人世。

我愿把此书的所有功德回向给我的妻子小銮,并祈愿佛菩萨、本尊、上师、护法继续加被护佑她。


我愿把一切的功德回向给众生,祈望十方诸佛菩萨帮助一切在难关中的众生能度过生命中险恶的波涛。

最后,让我们定下心来,双手合十,低眉垂目,一起虔诚地念“南无观音菩萨、南无观音菩萨,南无观音菩萨”,让我们随着观世音菩萨来发愿:

愿吾速知一切法 愿吾早得智慧眼 愿吾速度一切众 愿吾早得善方便 愿吾速乘涅槃船 愿吾早得越苦海 愿吾速得戒定道 愿吾早登涅槃山 愿吾速会无为舍 愿吾早证法性身



一九八八年五月于台北水吉路客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7d19ccaa00b52acfc7ca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