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就业形势

2022-05-07 20:2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当前就业形势》,欢迎阅读!
形势,当前,就业

浅谈当前就业形势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长,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成为广泛大众关注的问题,而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关系着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学生和家长在做教育选择时的重要参考,更是关乎着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所以大学生应对就业问题显得尤其重要,下面我们谈谈当前的就业现状并寻求解决方法。

一、就业现状

在就业环境方面,据资料统计,20012016年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在递增。在连续15年毕业人数递增的情况下,2017届大学生就业人数只增不减,竞争压力大,因此我们需要做出充足的准备。

在就业行为方面,先就业后择业成为我们的第一选择,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创业,它们分别占得比例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较多的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

在就业去向方面,那么大学毕业生都选择去哪里就业了呢?统计显示,虽然近几年“逃离北上广”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但就毕业生实际情况来看,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三大区域依然是就业首选地;西南、中原地区也受到一部分人的青睐,而相比之下,东北、西部地区的占比则较低。

在就业途径方面,通过查阅资料,显示大学生依靠家里的社会关系找到工作的比例较高,而自己主动应聘找工作的相对较少。这一数据,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在找工作时受到的来自自身条件及社会竞争的阻力较大,更多的是通过社会关系来寻找工作;但从另一角度,也说明了学生对自己应聘找工作的途径了解不多,依赖心理较重,缺乏受挫或碰壁的勇气。

在就业岗位方面,根据普通二本学校本专业目前就业岗位来看,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普遍比较高,如嵌入式开发、安卓开发、数据分析等方面就业率较高,部分毕业生从事教育事业或事业单位方面的工作,也有少数从事销售方面的工作。总而言之,毕业生就业岗位并不一定是专业方面的,只要有能力,在各行各业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

二、就业原因分析

大学生毕业生是国家根据人才计划培养的人才,其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而现实情况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导致就业严峻的主要原因有:

1)、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的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一些私营企业用工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

2)、就业信息获取不及时

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发布缺乏时效性、大学生没能及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及大


学生发布了 应聘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没有获取。这两种情况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用人单位招不到人的局面,延长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过程。

(3)、自身因素的缺乏

在专业素养方面,我们专业素质不高,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迷失了人生的奋斗目标,所以嬉戏无度,荒费学业;在态度方面,眼高手低的现象比较严重,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也不愿意从小岗位做起,提升自己的能力;工资高的找不到,工资低的不做;在心态方面,心态浮躁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受社会浮躁之风影响,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缺少艰苦奋斗精神,想走捷径,而不想从基层做起;在工作的选择方面,频繁跳槽经常发生,大学生稳定性、忠诚度和职业化程度不高,成为企业拒绝大学生的理由;在人生计划方面,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三、就业的建议

(1)、社会方面的努力

社会应全面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正确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新就业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眼前暂时的困难,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2)、用人单位的努力

首先,企业应善于创新,强强联手,延伸优势,吸收更多人才。而且不应过分关注文凭。不应存在性别歧视和生源地域歧视等。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应该能找到能与自己企业工作能力相称的人才.另外许多优秀女生的做事能力并不比男生差,能为企业争取较大的利润。还不要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应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位。

(3)、自身的提高

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新学习的开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劳动力流动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需要接受持续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自身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大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2.提高职业操作技能 3.掌握职业生活技巧

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天天的增加,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应付多变的市场,为我们的将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为我们以后的生活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88581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0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