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

2022-05-22 07:2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欢迎阅读!
幼儿教育,对策,倾向,现状,小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田旭学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06

【摘要】良好的早期教育为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我国的社会背景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成为普遍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严重制约和危害着幼儿的健康成长。为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幼儿家长,学校老师以及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需要通力合作,加大对幼儿教育的监督管理力度。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倾向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00-02 幼儿教育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但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我们应在分析其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杜绝这种倾向的继续存在。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表现

1.教学内容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

经过相关研究表明,幼儿的认知阶段处于前运算水平,尚不具备进行复杂思维的生理基础。所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但是,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发展倾向,部分的幼儿园不能立足于幼儿的自身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内容,片面的将小学低年级的课程迁移到幼儿教育中,将文化理论,知识技能的学习作为幼儿教学的主要内容,甚至超出低年级学生所应掌握的程度,幼儿教育的本质与核心内涵严重违背。

2.教学方式注重知识讲解,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教学小学化的教学倾向在教学方式上表现为理论讲解代替活动与教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参与热情。老师的知识性讲解,学生的被动接收成为幼儿教学的常态,部分老师为了增强学生的知识性目标,盲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拼音,汉字的读写,10以上的运算,在教学内容的呈现过程中,表现出图片色彩少,游戏互动少,并且在课后布置大量的课程作业。这种僵化的,呆板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天赋,个性特征,增加了学生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在这样枯燥,乏味的学习模式下会严重损害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抗拒心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9f481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