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同步习题附答案

2022-08-11 11:18:0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同步习题附答案》,欢迎阅读!
语文,上册,习题,园地,同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四》同步练习

基础题

一、拼音、汉字。

1.看拼音写词语。

漫步在圆明园中,hóng wěi( )jiàn zhù( ),珍贵的历史文,令我们流连忘返。但是清政府放纵chuǎng jìn( )园内的qīn lüè( )者放火。这一园林艺术guī bǎo( )化成了一片huī jìn( )。今天的我们再也看不到圆明园昔日的huī huáng( )了。

2.用“ ”画出每组中错误的注音,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 (1)浙江(zhé) 自恃(shì) 哀愁(āi) ( ) (2)熏陶(xūn) 沉寂(jì) 伫立(chù) ( ) (3)回旋(xuán) 暂时(zhàn) 打量(liɑng) ( ) (4)干将发硎(xíng) 潜伏(qiǎn) 汴州(biàn) ( ) 二、词语、句子。

1.找出下列每一组词语中的褒义词,画上横线。 (1)愚蠢 懒惰 废物 优雅 (2)机灵鬼 呆头鹅 多嘴舌 苦瓜脸 (3)自以为是 处心积虑 一本正经 口是心非 (4)离经叛道 运筹帷幄 按图索骥 口蜜腹剑 2.对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比针尖还




,事事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友好呢?

A.比喻 拟人 设问 B.拟人 比喻 反问 C.比喻 夸张 反问 D.夸张 比喻 设问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刊除发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外,还有《当代军人掠影》和《特区风情》等丰富多彩的栏目。

B.同学们拉着张老师,难过地问他:“您是今天走,还是明天走?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贵州的黄果树、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三、积累运用。

1., ,

2.九州生气 ,万马 3. ,直把杭州作汴州。

4.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洲, 综合题 四、课外阅读。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③,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①发鸠(jiū)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旧说在山西境内。②柘(zhè):柘树。




③文首:头上有花纹。④其鸣自:它的叫声像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⑤少女:女儿。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白喙: (2)以堙于东海: 2.翻译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女娃怎样的精神?



4.读了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声音的温度

①那年,一场变故悄悄潜入我家。先是母亲生病住院,体质本就羸(léi yíng)弱的父亲,(忧伤 焦虑) 过度,也随( )病倒,父母双双住进了医院。 ②太阳从西边落山,恐惧却从我的心头升起,那年我才13岁。山村的夜色中,黑黢(qū)黢的远山像一幅剪纸阴森地贴在窗户的玻璃上,(ruò nuò)大的屋子,只剩下我和妹妹。山中的狼群,一声接一声凄厉地哀嚎,常常将我和妹妹从梦中惊醒。

③我们住在一所山村学校,叫喊声未必能让远处的人家听见。忽然,我想起了




哨子——母亲上体育课时用的哨子。鼓起胸腔,拼命地让全部的气流吹出尽可能最大的声响。渐渐地,我听见了家门前由远及近嘈杂的脚步声,大声说话的声音。窗外交织着手电筒的光亮。我听见了乡亲们喊我的名字。开了门,一群人扛着锄头站在我家门前,他们都是周围我熟悉的乡亲。善良的黑脸,热切的目光,一群人由衷的关爱,驱散了我内心的恐惧。

④“孩子,你睡吧!这一夜我们不走了。”一位大爷说。他们在墙根靠下了锄,有的坐着,有的蹲着,吸着旱烟……我渐渐地睡着了。直到天亮,他们才扛起锄头离开。

⑤临近黄昏,乡亲们又来了,他们用锄头在石板上投击出铿锵(kēng qiāng)声响,好像在告诉我:孩子,别怕,有我们在!谁也伤不了你!

⑥从此,每天夜里,围绕这屋子的前后,会约定似(sì shì)的响起来来回回的脚步声,锄头的叮当声。脚步声断断续续要响一整夜,他们边走路边大声说话。我知道,这么黑的夜,他们不是要赶路或者侍弄庄稼,而是要用说话声给我驱赶恐,要用声音告诉我:我们都在窗外!

⑦自此以后,我开始相信,声音也是有温度的。它能把一种至深的温暖传递给那些处在孤独和恐惧中的人们。

1.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标出。 2.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嘈杂—( ) 驱散—( ) 焦虑—( ) 阴森—( ) 4.用横线画出乡亲们每夜的做法,谈谈体会。






5.作者对乡亲们的这种行为持什么态度?

提高题

五、表达、习作。

1.爷爷过生日,爸爸因为高兴,喝了少量的酒,回家的时候要自己开车。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劝阻他呢?



2.以“20年后回故乡”为题目写一篇想象作文。可以描绘20年后故乡的巨大变化;可以通过回忆小时候在故乡发生的事或回忆小时候故乡的景物,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先编写提纲,再分段叙述,要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附加题。

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旅游项目。驾车人发动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播放一段录音:“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您就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您到法庭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君安息吧!

1.对当地规定的驾车最高时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30英里 B.60英里 C.80英里 D.100英里

2.若用简明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录音的内容,在说“阁下,请您”后接续正确的一项是 ( )

A.饱览美景 B.不要超车 C.驾车慢行 D.热爱生命

参考答案

基础题

一、1.宏伟 建筑 闯进 侵略 瑰宝 灰烬 辉煌

2.(1)zhé—zhè (2)chù—zhù (3)zhànzàn (4)qiǎnqián 二、1.(1)优雅 (2)机灵鬼 (3)一本正经 (4)运筹帷幄 2.C 3.A 三、1.但悲不见九州同 家祭无忘告乃翁 2.恃风雷 齐喑究可哀 3.暖风熏得游人醉 4.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综合题

四、()1.(1)鸟的嘴。 (2)填塞。

2.女娃在东海里游玩,淹死在海里而未能回来。




3.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4.提示: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反映了古代人

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1.léi 焦虑 ruò shì

2.山村的夜色中……贴在窗户的玻璃上。 3.安静 聚集 平静 温馨

4.从此,每天夜里……我们都在窗外! 乡亲们对“我”的保护是群体行

,揭示了乡亲们淳朴、善良、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5.心存感激,认为声音也是有温度的,这温暖能传递给那些处在孤独和

恐惧中的人们。 提高题

五、1.爸爸,酒后驾车不仅危险,还违反了交通法规,您还要为自己和我们一家人的生命安全着想。我们这次请一名代驾吧,这样安全。

2. 附加题 1.B

2. C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卡






一、听两遍朗读录音,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有( )平方公里。 A.九千六百万

B.九百六十万

C.六百九十万

2.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 )高峰。 A.

B.

C.

3.下列选项中,全部位于我国的一项是( A.太湖贝加尔湖 B.泰山黄山

C.万里长城金字塔

4.全文采用了( )的结构,赞美了我们美丽的祖国。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抖擞sǒu

美哉zāi

不可估量(ɡǔ) 玲珑剔透(lónɡ) 龙腾渊(qián

B.一(tǒnɡ) 海域huò) C.灰烬jìn

矛盾dùn

三、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圆明园中有jīn bì huī huánɡ diàn tánɡ 园内建筑宏伟,漫步其间,可以bǎo lǎn )中外风景名胜。 2.画家正chánɡ shì( )着描绘yí xiè qiān lǐ( 的瀑布。

四、辨一辨,选字组词。




【境 竟】 )然 )子 身临其( 虎门( )烟 )角分明

【消 削】 )铅笔 )息 【陵 棱】 )乱

丘(

五、下列词语中不是一对反义词的是(

A.国泰民安——民不聊生 C.内忧外患——生灵涂炭

B.安居乐业——流离失所 D.太平盛世——兵荒马乱

六、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举世( 足( )多( )忘形 )心( )血 )多端 兴高( 1.万里长城是( )的伟大建筑。

2.王老师为了教育事业( ,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 七、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B.毽子越做越讲究,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鸡毛做成的毽子满院子飞。

C.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八、句子天地。

1.园中( )有民族建筑, )有西洋景观。(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2.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首诗。



2.《题临安邸》中“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太平、繁华的社会现状的赞美之情。



3.《己亥杂诗》中点睛的诗句是“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4.《少年中国说(节选)》诉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5.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灭。 十、本单元内容回顾。

1.《示儿》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____________”的真挚、强烈的爱国热情;《题临安邸》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无比忧虑,以及对________的辛辣讽刺和无限愤慨;己亥杂诗》这首诗描写了当时社会____________的状况,表达了诗人热情呼唤社会变革,期待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使中国变得____________的强烈愿望。

2.《少年中国说(节选)》通过描述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讴歌了少年中国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强烈愿望。

3.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________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毁灭后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____________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小岛》叙述了小岛上的战士们把________________让给来岛上视察的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强决心。

5.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6.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______。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听力材料

我们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国的领土辽阔。我国的领土面积约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当我们的东北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南国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我们的祖国多大啊!

我国的物产丰富。粮食、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籽、蚕丝、茶叶等的年产量,以及牲畜的总头数,在世界上都居于前列。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爱的大熊猫、金丝猴。

我国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有蕴藏丰富的煤、石油、铁、铜等。还有许许多多的资源等待我们去勘探、开发和利用。

我国的山河壮丽。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矗立在我国西南的西藏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平如镜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格外美丽。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给祖国大好山河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我们为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自豪。 1.B 2.A 3.B 4.C 二、C 五、C

六、1.举世闻名 2.呕心沥血




七、B

八、1.不仅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九、1. 2.× 3.× 4. 5.

十、1.北定中原 统治者 死气沉沉 生机勃勃

2.少年 中国 殷切期望祖国繁荣富强 3.圆明园 无限热爱 无比愤慨 振兴中华

4.一盘小白菜 菜倒进汤里和战士们一起分享守岛



小岛战士们扎根海岛、艰苦


第四单元快乐阅读



天安门前看国旗

①身处闹市,却如置身荒原,人冷静成一只涉水的白鹭,当年的那些激情和冲动怎就全然不见了呢?忽然想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不可以再去看看呢?

②我们去看升旗的那天是个普通的秋日,4点钟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街头,晨风凉飕飕地拂人面颊,几个衣着俏丽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原以为广场上人不会太多,未料等我们赶到时,早来的,竟已有千人之众,这又令我吃惊。

③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让每一位看升旗的观众都赞叹不已。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便徐徐上升。在国歌声里,红旗愈益升高了。

④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那一刻,我心头猛地一热,像又回到青春的年华。

⑤刚才还喧闹不止的人群宁静了,面对升旗,有谁不为之感动?人群里,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他们凹陷的眼眶里泪光闪闪,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

⑥国歌令我又激动起来,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涛,仰望直上蓝天的红旗,让人觉得自豪,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能依然这么淡漠吗?

⑦国旗班的战士远去了,消失在金水桥那边的红墙里,人群却久久不散,像是还沉浸在国歌的旋律里。升旗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




1.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下面的背景资料思考:为什么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关注?

背景资料】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仪式经过多次调整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多年来,武警国旗护卫队用挺拔的军姿、威武的气势,维护着祖国的尊严,向世界展示着国家和军队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⑥段,查资料,填一填,选一选。

1“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_______的《病起书怀》。意思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引用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是想说明(

A.自己虽然是个普通的公民,但是看到国旗,也感受到了一份责任感。 B.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来说非常渺小。 C.自己被几位老者的神情感染,心情激动,想起了创业的艰辛。 4.读第⑤~⑥段,体会几位老者和作者观看国旗的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看到这样一幕时会有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望 写作背景

[唐]杜甫

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朝人口的大量损失,国力锐减。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诗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见灯红酒绿,耳闻靡靡之音,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公元1192年,诗人已68岁,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在一个“风雨大作”之夜,诗人触景生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读组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写作背景资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春望》表现了诗人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抒发了思念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2《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对士风和时局的忧愤。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

忧民的拳拳之念。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几位诗人都因爱国而和诗篇一起名垂青史。

B.他们都处在国家动荡的苦难时期,却写出了不朽的诗篇。 C.不论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

3.任选一首诗,从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深的词语或诗句,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本文主要写作者在天安门前看升旗时的激动心情和深切感受。

2.天安门升旗仪式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仪式,它代表的是祖国的尊严,是人们爱国的热忱。所以每天一大早就有很多群众来瞻仰。 3.1)陆游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 2A

4.示例:我想起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想起了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为了让人民当家做主,一代代革命先烈前仆后继。

微群阅读

1.1)× 2)√ 3)√ 2.ABC

3.示例: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写出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和爱国壮志,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d4c9d1cb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