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之美——叶嘉莹 课堂笔记

2022-07-06 18:0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词之美——叶嘉莹 课堂笔记》,欢迎阅读!
之美,课堂笔记,诗词,叶嘉莹

诗词之美——叶嘉莹 课堂笔记

中华诗词之美——叶嘉莹 课堂笔记

一、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

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 诗是言志的,抒情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经-毛诗序。词和诗在内容、风格、美 感特质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 夭夭:少,好之貌。年轻、美好的样子。子:可指男子也可女子。于归:女子出嫁。 国风:民歌。雅:雅正。颂:反应政治的,大臣所用。 古文的志,儒家的志:士当以天下为己任,带有政治理想。 诗言志文载道。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致,使之做到-杜甫 若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李白 中国古代的诗,是言志为主的。 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二) 1、词的传统 质上,诗词之差别:就诗而言,无论言志还是抒情,都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 词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词的文学体式,词的背景,歌台舞榭。词的本义,配乐 的歌词,词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上去的。雅乐,国家制定,在宗庙朝堂演奏的。 上古音乐。清乐-南北朝。宴乐,隋唐时期。从庄严的雅乐到大众化的清乐,宴乐是以 南北朝清乐为主又结合隋唐时期的胡乐,得以形成宴乐。宗教活动一定有音乐清乐, 胡乐,法曲,三者合一,形成内容丰富,曲调多变的宴乐。 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三) 小词的发生,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宴乐有很多不同的曲调,流行于市井 民间。特点是言辞低俗,错字百出。故无人整理亦无人刊刻流传。敦煌曲子是配合宴乐 所写的歌词。 《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被赵崇祚编订成册 而成。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描写美女和爱情。花间集等类似歌词的产生为古代诗人文士大 胆的创作爱情美女等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机会。当时的鹧鸪是爱情的鸟。 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四)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山能代表的事物 1,山眉。2,枕 3 山屏。古人的屏风在枕头边上此为山屏。 《卫风·硕人》赞美庄姜的夫人,姜为父姓庄为夫姓,庄姜夫人是诗三百中最美的 女子。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囧为外面的罩袍)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 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倩兮。 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五) 《长门赋》司马相如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昭明文选》 。其序言提到司马相如作 于汉武帝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1073ad50066f5335b8121d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