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社会分层研究的性别视角

2023-01-17 17:21: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当代社会分层研究的性别视角》,欢迎阅读!
分层,视角,当代,性别,我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当代社会分层研究的性别视角

作者:白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08

摘要:我国对于社会分层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而将性别视角纳入到社会分层的研究中还是凤毛麟角。考量分层中的性别差异,对于描述当前妇女群体的生存现状,探究女性地位不断边缘化的成因,进一步提高我国女性群体社会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性别 妇女 分层 社会地位

一、我国当代社会分层的现状

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推进,计划经济时期决定人们社会经济状态的政治性、制度性或行政性标准(如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档案身份等)逐渐为一些新的因素所取代,职业分化、收入差距扩大和资产私有形式的出现促使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晰。尽管目前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还在持续,并未完全定型,但其基本的分化形态和规则正在形成。陆学艺课题组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中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在当代中国社会,这三种资源的拥有状况是各社会群体及其成员在阶层结构中的位置以及个人的综合社会经济地位的标志,其占有量决定着人们的综合性的社会经济地位,定着他人对某一个人的社会性评价,同时也决定着个人对自己的社会性评价。

由此,本文根据陆学艺等提出的十大社会阶层的划分标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拥有状况为指标,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划分出三大类十大社会阶层: 上层: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领导干部,拥有政治资本);

2、经理人员阶层(大中型企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拥有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自办); 3、私营企业主阶层(拥有经济资本); 中层: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本);

5、办事人员阶层(企事业单位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性的办事人员,拥有少量政治资本或文化资本);

6、个体工商户阶层(拥有少量经济资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底层: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基本不拥有资本); 8、产业工人阶层(基本不拥有资本); 9、农业劳动者阶层(基本不拥有资本);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除在校学生外的无固定职业劳动年龄人群,基本不拥有资本)(陆学艺) 二、性别视角的纳入

1、女性群体分层的特点及与男性的差异

如果将性别视角纳入这样一个等级性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可以发现:三个最具优势地位的阶(掌握着政治资源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掌握着经济资本的私营企业主、以及掌握较多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政治资本的经理人员)都是以男性为主,约占总人数的3/4。在社会的中间层中,处较高地位的高等级专业人员阶层中男性比例较高,而一般专业技术人员中男女分布比较平均,个体工商户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在社会底层,商业服务人员中男女分布较平均,产业工人中男性比例高,约占总人数的60%,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中的女性比例远远高于男性,约占总人数的70-80%

2、布迪厄的理论对差异的诠释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对场域的研究中提到,场域是一个充满冲突和竞争的空间,场域中的每个主体都在为争夺更多的资本而相互竞争,引发冲突。各个场域中行动者的不同社会地位是依据他们所掌握的资本总量和资本的组成成分而区隔的。资本可以进一步分为政治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性资本。而政治权力(政治资本)则是作为上述资本再分配的仲裁者和控制者而存在。这与陆学艺等提出的依据经济、组织、文化三种资源的占有量来研究和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社会经济差别是基本吻合的。

为什么我国女性一直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弱势地位,并有不断弱势化的趋势呢?直观地从资本占有量来看,中国的女性,无论在经济资本、文化资本或政治资本的占有量方面都明显处于劣势,综合起来,其占有的资本总量也自然处于劣势,便直接导致了其社会地位的弱势。这说明,目前的社会中,男性占有绝对的政治资本(政治权力),他们会利用这些资本使其在争夺权力和资本的斗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并使其优势地位合法化。 三、转型期中女性地位边缘化的客观建构 1、劳动的性别分工决定着妇女社会地位的从属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性别分工使男子控制生产资料,进而占据了优先地位。市场对性别的选择模式化,成为女性家庭角色的社会延续。我国目前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不是所有潜在劳动者都能就业,并且就业的人数比率上下波动。虽然学历、技术也普遍作为标准使用,但父权制思想的顽固存在使得性别始终成为划分劳动者的最明显、最持久、最自然的标准。

2、社会性别分层与科层制社会结构形塑了妇女社会地位的边缘性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全面分化,阶层分化加剧了性别分化。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中,资源在男女之间被不平等地分配着,妇女在经济改革中失去的越来越多。对于大多数职业妇女来说,她们在科层制社会中面对的是带有男性特征的标准体系和挑战,她们的成功或失败会经常遭遇不公正的对待,加之私人生活领域的重负,妇女在追求自身权利和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3、性别权力关系市场化固化了妇女地位的边缘性

理论上,市场经济对传统社会关系和性别等级秩序有着破坏作用,市场经济的本质并无性差,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推动性别的均质化过程。但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早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性别权力关系市场化而导致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在我国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两性差别观念对于转型期社会生活领域竞争性优势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4、法律政策规定的性别视角缺乏不利于改善男女地位实际上的不平等状况

我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为妇女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妇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社会制度保障。但现阶段我国法律对男女平等权利的规定并没有考虑到男女在个人素质方面的性别差异。此外,在法律上将妇女看成一个需要特别保护的类别并不能保护所有的妇女。权利的规定应当区别对待具有实际差异的不同的女性。只有以同等对待真正相同的群体,以区别对待真正不同的群体,才能实现实质上的男女平等。◆

参考文献:

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张国举,《创新场域论》(博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1c47d8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