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研究

2024-02-20 05:26: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辛弃疾词研究》,欢迎阅读!
辛弃疾,研究



我词写我情

——辛弃疾词探究

辛弃疾和苏轼一样,在作词上是个天才,他们的词,不管是婉约或是豪放,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虽然都属豪放派,但辛弃疾的词比起苏轼的还是有很多不同。辛弃疾的词更有生气,苏轼的则显得更儒雅。苏轼的豪放来源于他的气度,而辛弃疾的则是来源于他的真性情。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苏轼的词就像是薛宝钗,圆润流转,各方面都打磨得很好,同时又不失其大家风度,而辛弃疾的词就像是史湘云,有着那么一些缺陷,大大咧咧但是却不失其率真,显得亲切。的戎马生涯铸造了他的硬骨头,也造就了他的胸襟,祖国沦陷、奸臣当道、壮志难酬又使他愤懑。所以他的词大多是豪放中带着感伤,因而显得悲壮。《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就是抒发他的愤懑的代表作: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排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在景物中融入了自己的“游子”之悲,尤其的那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更是显出辛弃疾的愤懑,下片多用典故,婉转曲折地表达,显得含蓄蕴藉,折射出词人当时愁肠百结的心情。这种壮志难酬的愁绪与辛弃疾的豪放始终交织在一起并贯穿了他的词,这也是他的词的特点。正如刘辰翁所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及稼轩横竖烂漫,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卮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及暇。

辛弃疾的豪放词不仅显着悲壮,有时候这种豪放也会转化为不羁,词中常常有些戏谑的言语,不拘一格,带着一种粗糙而率真的美。所以我认为,辛弃疾是最有生气的词人。王易在《词曲史》中说到:“故其词激昂排宕,不可一世;而潇洒隽逸,旖旎风光,亦各极其能事。„„效之者或得其粗豪,而遗其精密;步其挥洒,而忘其胎息焉。”这样的态度首先表现在他的用词上。辛弃疾词中特别喜欢用“笑”这个字。不管是苦笑、冷笑、嘲笑,这些词都体现了辛弃疾内心的波动,体现他的真情。他笑世间万物,“却笑东风从此”《汉宫春〃立春日》“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 《满江红〃建安史致道留守席上赋》“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水调歌头〃盟鸥》。也笑自己,“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满江红〃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

而辛弃疾的一些仿古人的词作也显得幽默别致。如仿汉赋的主客问答体所写的《沁园春·将止酒诫酒杯使勿近》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以及《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透露出一种清新别致的感觉,能让人感觉到辛弃疾的张扬甚至是狂狷。

另一方面,辛弃疾的这种真性情也使得他写了很大婉约风格的词,并且这些词也有很高的成就。辛弃疾的那些书写愁绪、感伤的词中仍然深深打上了辛弃疾词的豪放的风格特点,因为他的出发点大多也不是因为景物本身引起的,而是融入了他的家国之忧。如《汉宫春·立春日》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






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落花开,朝来塞雁先还。

下片词用的是婉约派伤春的套路,写自己在东方吹发万物之际,不得不面对年华逝去、容颜衰老的无奈,所以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手法虽相似,但是内涵、情感却很不一样。从“塞雁”一词可以看出辛弃疾感伤时光流逝的原因,他并不是像婉约派那样纯粹的、无来由的伤春,而是因为故地难收、壮志难酬而自己却要衰老,由此生发的愁绪更多了一层悲壮。

再如《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虽然是抒发自己的愁绪,但是却运用的意象如“青山”“万马”等都与婉约派选取的意象不同,因而整首词所呈现的意境也就与婉约派的大不相同。 “他能驱使很多散乱平常的材料,组织到他的词中,一变而为极生动,极带感情„„他虽在用散文入句,却仍有极醇的诗意。这是他特具的一种风格,别人是学不来的。”①辛弃疾把自己同祖国牢牢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就把自己的词与收复祖国河山的壮志连在了一起,从而使他的词充满了情感,充满了生命的力度,也就铸就了他的特点和他在词史上的地位。

注:①薛砺若:《宋词通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08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1dca9c00a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