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习题

2022-08-31 21:07: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桃花源记习题》,欢迎阅读!
桃花源记,习题



桃花源记习题

1、本文作者是 时期着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填人名)。又名 ,子 。代表作: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溪行 桃花林 缤纷 其林 土地平 便还家

酒杀鸡作食 至其家 此中人 处处 太守 便向路

所志 欣然 病终 后遂无问 3、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缤纷: 开朗: 阡陌: 交通: 俨然: 怡然: 妻子: 邑人: 绝境: 外人: 间隔: 无论:

不足: 未果: 问津: 垂髫:

4、文章第一段中间几句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5、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

6、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 7“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 各” 皆” 有什么作用

8、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

10、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12、根据文章内容,上下两句分别用“桃花林”“桃花源”(在句中的位置不限)。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

13、用原文回答:

1)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 2、写世外桃源社会环境平静安定的句子: 3、写桃源人生活恬静舒适的句子: 4、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5《桃花源记》中写出渔人初进桃花源的感受的成语:

6)表达世事沧桑变化,浑然不觉的心境,今天常引用陶潜的《桃花源记》中的语句: 7《桃花源记》中可以用来形容春色美妙景致迷人的成语:

14、读完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15、文章开头一段是什么描写由此段描写及第二段发现桃源你能联想到古代哪两句诗

16、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寻找桃源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五、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8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六、填空。6分)

1、根据文章内容,恰当选用文中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__ __ __ __。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__ __ __ __。离开桃花源时,他“__ __ __ __,但再来寻找时,还是“__ __ __ __ 2、理解文章内容,并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可看出,桃花源人不愿外界打扰,希望过和平安宁的生活。 七、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原因是: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2、文中最后写刘子骥“规往”“未果,寻病终”,后无人“问津”,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下列的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成语:___________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成语:___________


桃花源记参考答案:

1、东晋 陶渊明 元亮 五柳先生传

2、顺着、沿着 遇到 花瓣 走尽 开阔 同“邀”邀请 摆、 邀请 告诉 作标记 顺着 从前 计划 不久 渡口 3、繁多的样子 开阔明亮 田间小路 交错相通 整齐的样子 愉快的样子 妻子儿女 乡邻 与世隔绝的地方

桃花源以外的人 隔断 不用说,更不必说 不值得 没有实现 访求,探求 指小孩

4、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写桃 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5、自然环境的美好,社会环境的平静,人们生活的恬适。或:美丽富饶,安宁和平,人们安居乐业。 6 为世外的战乱纷争而叹惋,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叹惋。 7 反映桃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也反映了桃源人生活富足。 8 世外桃源 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 9 环境美丽,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10 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虽民风淳朴,但生产力低下,是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小农经济,只能是当时的理想社会,而不是今天我们向往的理想社会。

11 对黑暗动荡的现状不满,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 12 桃花林芳草鲜美,桃花源土地平旷。

13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往来种作”和“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或: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豁然开朗。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落英缤纷。

14、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出去。

15、景物描写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6、表明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五、1、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2、带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3、(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六、1、欲穷其林 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不复得路 2、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1、(1)环境优美 2)和睦安乐 3)没有战乱

2、暗示了桃花源只是一个虚构的在当时条件下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流露了作者无可奈何的的叹惋之情。 八、1、无人问津 2、怡然自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202823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