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标准学习笔记

2022-04-13 08:36: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地理课程标准学习笔记》,欢迎阅读!
地理,课程,笔记,标准,学习

学习笔记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叶圣同老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训综学生语言的例子,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例子。”既然教材只是例子,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重组,让教材为学所用,为学服务,同时也为学生的提高、发展服务。试想:如果只按教材教课,读读讲讲,到头来,学生得到的是什么?是知识?还是训练?是形象?还是情感?因此,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重组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需求,是教的需要,也是学的需要,是教师把握课程标准,驾驭教材的体现。

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首先就是要明确“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教材文本。大凡有助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离学生生活越近,发挥的作用越好。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课标的要求,用好教材,切品只教教材。不仅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还要用学生身边的例子或学生有一些了解的事例补充教材。

教学案例在一定程度上正确理解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灵活地把预处理教材,在联系要际的基础上,选取了学生感间乐见的案制与素材。让学生既掌握了识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又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有用,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目标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 教学目标具有指向性,能成为引领每位学生发展的方向,教学目标具有可量性,应对所有学生的“行为结果”都能进行测量,做出是否实现教学目标的价值判断。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起点能力、心理状态、背景知识进行分析。其次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分析,明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揭示教学内容中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目前,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存在着目标体系不全面,偏重于认知目标,忽视了获得知识的途径,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或设计中三维目标各自独立,缺乏有机联系;目标要求脱离实际,仅仅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而未对学生的存量知识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导致教学目标设计及描述不具体、不明确,使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描述心理过程、描述教师教学行为的术语来描述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削弱了目标的导向功能和 评价功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223a3e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