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西游记》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简析

2022-08-16 06:0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明代文学—《西游记》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简析》,欢迎阅读!
西游记,简析,明代,形象,思想



明代文学—《西游记》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简析

导读: 明代文学—《西游记》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简析 一、情节介绍 17:大闹天宫 812:取经缘起 13100:西天取经 二、创作背景

1、《西游记》实际就是明代社会的缩影,“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用幻想、夸张的手法映射当时社会。

2、王阳明心学盛行天下,个性追求解放成为社会普遍的思想。 3政治腐败,权奸当道(如严嵩)明世宗佞道,佛道思想活跃。因此《西游记》写的天上、地下、人间没有一块净土。 .主题内容

1.对于“恣意放情、桀傲不训”人格精神的肯定与赞颂,这集中体现在孙悟空“大闹天宫”几回中的孙悟空形象身上。 (1)对宿命的反抗

(2)对于社会现成规范与秩序的挑战 (3)对自由与自我的肯定

2.对于坚持理想,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赞颂 (1)对前途充满信心。 (2)勇于拼搏、不畏强暴








(3)受到误解而不计较个人得失 3、对于大智大勇才能的赞颂

4.对于普通人性的表现与肯定,集中体现在猪八戒身上,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普通人性正常欲望的表现与肯定 (2)对普通人性弱点的善意的嘲讽与承认 (3)对普通人性优点的欣赏

5、孙悟空在理想层次上将个人才能的尽量发挥,而猪八戒重在表现普通人的生存欲望,孙悟空所表现是理想人性,猪八戒表现的是现实人性,孙悟空是理想人性的完美体现,而猪八戒是现实人性的体现,这两个形象互补,正好表现了《西游记》个性解放的倾向,体现了明代中后期的时代特点。

6、对于理想人生,作者也发出了难以实现的的艰难悲音,尤其是自由与自我的难以成全性。对于现实社会,作者极尽讽刺刻画之能事,借神怪幻想之笔,表达自己内心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2338775a1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