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2022-03-22 18:2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知识点,下册,年级,数学,总结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知识要点: (一)

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 南八个方向。

1. 辨认方向的方法:可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

向,也可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

2. 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知道哪些方向是

相对的。

南一北,西一东;西北一东南,东北一西南。

3. 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 的观察点画在

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 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绘制,用箭头“f”标出北方。

4. 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 处的位置为中

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 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 什么方向等。 (二)

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 【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 位置,以自己

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 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 线。

2.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 哪一条路通向

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 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书: p5做一做;p9做一做;)

3. 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 根据信息求出

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 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 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

【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 数,算

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 0,就在算出 的结果后添几个0 2

【想乘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所 乘的数

就是所求的商。

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

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 再用口算

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 【想乘法口诀做除法的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 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几百或几十就是 所要估算的商。

除法估算:|4938赵把493估成480,480 8的倍数,也最接近 492,然后再口算480860, 所以4938 ~ 60 (二)笔算除法

1.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 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 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 1,用“0”占位。(每一次 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

【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 被除数最高

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 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 除数少一位。

3.

【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x除数=被除数;

4X 32= ?,得数如果是128,则除法算式算对 了,否则算错了。

2)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乂除数+余数;





: 417- 4=104……1 用乘法验算,

被除数=除数X+余数

,4X 104+仁?,得数



如果是417,则除法算式算对了,否则算错了。 4.

注意关于0的一些规定:

1 0不能作除数。

: 128 - 4=32 ,用乘法验算,被除数=除数X商,

2 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 1 3

0除以任何不是 0的数都得0

(三)特别提醒:

1. 口算、估算、笔算除法的方法和格式,其中中间、

末尾有0的要特别注意。

口算题可以直接列式计算;

估算题要注意书写格式(用“,约等号):

2. 解决问题中注意看清题目意思,按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方法来解决

问题(需要估大还是估小,有或者不 管大小)。

第三单元:《统计》

知识要点:

1. 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及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 位量不一致的条

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 成统计图,完成的统计图上一定要标记数据。

2. 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应用题)。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进 行解答。如P452题。

3.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提 出合理化的建

议。如书 P39

4.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

况。给出一组数据会求它们的平均数。

女口: 3个女生身

高:135厘米、140厘米、132厘米,求平均身高。 平均数=总数量十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X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十平均数。

【检查平均数的对错】:平均数一定介于最大数与最小 数之间。

5. 会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女口:书45

页第4题。会求哪种饼干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 多多少。分析乙种饼干销售量越来越大的原因。

6. 给出平均数和几个数据,求另一个数据。如:小明 三科成绩的平

均分是 85分,其中外语83分,数学80 分,求语文多少分。

7. 与时间、速度等知识点结合的综合性题目。

第四单元:《年月日》


知识要点:

(一) 、月、日部分

1. 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 31天,小 月一个月有30

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 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一年有 12个月,7个大 月,4个小月。

歌谣记忆:

一三五七八十 腊(腊,即12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整(冬,即11月),只有二月有变化。

2. 熟记全年天数:平年 365天,闰年366天。

3. 知道123月是第一季度,456月是第二季度, 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四季度。 会计算每个季

度有多少天,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

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 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 62天的是:7月和8月。

4. 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第三季度有92天,13个星期零1天; 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个星期零(1)天。

5.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

可以用年份除以 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年份除以 4

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如:1978 - 4=494……2 , 1978 年是平年。

1988 -

4=497, 1988年是闰年。

6.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 是整百数的,

必须是 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女口: 19002100 等不是闰年,而 160020002400 等是闰年。

7. 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 给出一个人的

年龄会计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如:小

19986月出生,到今年 6月(15岁)。小华今年 12岁,他是2001年)出生的。

8. 熟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时间是 1949101

日,会计算到今年(或任一年)建国多少周年。如: 1999年是建国50周年)到今年101日是建国 60周年)。

(二) 24时计时法部分

1.

会用

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进行互化。

如: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上午9T 9 晚上 9 T 21

9+12=21

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

2. 【计算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女如 :火车11: 00出发,21: 30到达,火车运行时 间是(经=0小时30分钟),但这里不要写成(10 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30分一11=103C 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 行时间是(13

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 可以先计算 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

19=5 (时),再加上第二 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 (时)|;

又如:一场球赛, 1930分开始,进行了 155 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 155=235

分,再计算。

3. 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 8 1日是星期二,

制作 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 4 30日是星期四,制作 5月份月历。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乘法

1.

【整十、整百、整千相乘的方法】

先用0前边的 数相

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

中一共有多少个0,再在结果的后边添上多少 0

2. 【乘法的估算】:将被乘数和乘数估成与它最接近的 整十整百的

两位数,那么估算的结果就是这两个整十 数的乘积。

女口:估算18X 22~ 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

整百

的数;再去计算。

【方法:四舍五入法】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成近似

数(整十、整百的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 近似数。 18 X 22,先将18看成20,然后去乘22,20 X 22 = 440, |18X 22440 ;(估大了)

18 X 22,先将22看成20,然后1820, 18X 20 = 360那么 |18X 22~ 36Q ;(估小了)

18X 22, 18 看成 20, 22 看成 20, 20X 20=400, 那么

|18X 22~ 400;(不知大了小了)

3.

根据表内乘法估算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算。

(二)笔算乘法(特别注意:竖式的格式) 【笔算乘法的方法】:

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得数末

尾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得数末 位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注意: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 位数。




【乘法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育场馆、超市、 “公顷” ;

某城市的占地面积、国家

第六单元:《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 测量和比较。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 cm2;平方分米(dm2; 平方米

mf)。

-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1 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米作单 位是1/10米,

也是米。3份就是3分米、3/10米、米。

2 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用米作单 位是1/100

米,也是米。7份就是7厘米、7/100米、 米。

注:一位小数的形式实际上是分数十分之几的另外一 种表示形式,4/10写成小数就是。

4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5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6.

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平方米。 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3 【小数的基本性质】J: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数的大小不

变。

如:,在它的末尾添上0,就变成了,===,大小没有发 生变化。

1

4 【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先看最高位,再看次 高位,以此

类推。)

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 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 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如此类推,直至比较出大小为 止。

7.

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公顷 公顷=10000 平方米

1

&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00 10000 100 100

平方千米一-公顷一-平方米T平方分米T平方厘米



5 【小数的加减法】:

列竖式相加减的时候,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进行 加减。 计算小数加、减法

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

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 进行计算 最后记住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 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注意:

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 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

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 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

100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在解答应用题时 首先要读准题目 分析题意 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 在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 答。

9•测量土地的面积时 常常要用到

更大的面积单位: 公顷、平方千米。 【使用面积单位时】: 公园、体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在进行等量交换时 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关系

首先要正确理解已知条件

在进行交换。

掌握

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如: 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

10. 长方形的面积=长乂宽

=面积十宽宽=面积十长 =边长X边长 11 正方形的面积 12. 长方形的周长=+X 2

-周长十2—长;

;

-周长• 2



13.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 4 1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 4



注意: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它们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

的两个图形



面积不一定相等。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

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 分母是10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

(二)

小数的数位

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 小数部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289dc5474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