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复习

2022-03-22 18:3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复习》,欢迎阅读!
知识点,下册,复习,年级,数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复习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

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

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除法用乘法来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3的倍数,所以462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解析:如果给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线部分),则由图知,甲数+两数=乙数。如是:甲数+两数差+乙数=甲数+乙数+两数差=两数和+两数差

又有:甲数+两数差+乙数= 乙数+乙数 =乙数×2



7、和差问题

(两数和 两数差)÷2=较小的数

(两数和 + 两数差)÷2=较大的数

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如图:

知道:两数和+两数差=乙数×2 (两数和 + 两数差)÷2=乙数 解:假设乙数是较大的数。乙:37+19)÷2=28 甲:28-19=9 8 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



1


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

910日教师节; 101日国庆节。

2一年有十二个月1.3.5.7.8.10.12 这七个月是31 4.6.9.11这四个月是30

平年2月是28闰年2月是29平年全年有365闰年全

年有366

3一年分四季,每3个月为一季; 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

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 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 十、十一、十二是第四季度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是平年,而2000年是闰年。

5、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 624时表示法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比如下午3时→3+12=15时, 16时:16-12=下午4时。

5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 6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7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1=12个月,1=24小时,1小时=60分钟,1=60秒钟

9、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8=6…… ,求被除数最大是 ,最小是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

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

……

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③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

38÷4=9(条)……2(人) 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 9+1=10条。 答:一共要10条船。

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 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 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



第三单元 统计

1、求平均数公式:总和÷份数=平均数 总数÷平均数=份数 平均数×份数=总和 2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3通常条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中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

折线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

4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表是多少个单位,是表示12510或更多单位。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

0就得到30×500=15000

第四单元 年、月、日

1、重要日子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日元旦节; 312日植树节; 51日劳动节; 61日儿童节; 71日建党节; 81日建军节;

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3、几个特殊数:25×4=100 , 125×8=1000

4、相关公式: 因数×因数 = 积÷因数 = 另一个因数



第六单元 面积

2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求长:=面积÷宽 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边长:边长=面积÷4

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求长:长=周长÷2-

5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10分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千米=10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

6.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答;

如课本100页的例题2,可以先求一个大圈的人数,再求出问题所问,这种思路的每一步都用除法计算;也可以先求一共有多少个小圈,而这一步是用乘法计算,第二步再用除法计算。

3.另外还有乘加、乘减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分析方法可参考数学大本34页的分析方法。

4.解答应用题不管有几种思路,都要明白每种思路的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又要求什么

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明白了题意。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目标:1、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

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两个圆是【集合圈】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

2、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3、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

2.体会【等量代换数学的思想方法。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等量代

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

目标:进一步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熟练应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1.用乘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连乘应用题,它可以用两种思路来解答; 如课本99页例题1可以先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行,也可以先求一个方阵有多少人,每一步都用乘法计算。

2.用除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连除应用题,它也可以用两种思路来解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e8cb050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