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的小故事推敲小故事

2022-10-06 13:1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推敲的小故事推敲小故事》,欢迎阅读!
推敲,故事

推敲的小故事推敲小故事

推敲的小故事 推敲小故事

说起诗句炼字,在唐代诗人那里,特别是晚唐的苦吟派那里,表现得很突出了。如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孟郊:夜学晓未休,苦吟鬼神愁。李贺: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朱庆余:崭来戎马地,不敢苦吟诗。”“十夜郡斋宿,苦吟身未闲。这些苦吟都含有对诗的形式,特别是文字声律的推敲的意思。 1一字师的典故,源于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亦见于宋人陶兵的《五代史补》及宋人魏庆之的《诗人玉屑》。他们记载的都是同一个故事:

唐代诗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尤其《鹧鸪诗》写得更是超群出众。因此,人们称他为郑鹧鸪。他的朋友齐已是个和尚,也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已带了自己写好的一首《早梅》诗前去请教郑谷,当郑谷看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妥,经过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改来改去还觉不形象,最后认为把改为一枝更能体现出梅花的早开来。齐已听了以后非常佩服郑谷的匠心独运,深深地向郑谷表示谢意。当时写诗作文的人,都佩服郑谷把齐已的诗只改换了一个字,就使整首诗显得确切生动,于是以郑谷为一字师

2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中的绿字用得巧妙,自古以来广为称道。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八)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那么,这个绿字究竟好在哪呢?原来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从修辞上讲这是一种移觉手法,也叫通感。风一般只能以听觉和感觉辨别,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用绿描写它,化不十分容易传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即见出春风的到


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

3、毛主席写的《长征》诗中,曾经因为两个浪字犯诗家之忌。1952年元旦,原东北大学历史系罗元贞看到毛****的《长征》诗中,出现了两个——“五岭逶迤腾细浪金沙水浪云崖暖认为这是历来诗家所忌讳的。于是,他便借向毛****写贺年信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建议将金沙水浪改为金沙水拍****对此意见欣然接受,并回信表示感谢,还称罗元贞是他的一字之师

41957年,****邀请诗人臧克家谈诗。臧克家提到毛****的词《念奴矫·雪》问道:“‘原驰腊象怎么讲?****和蔼地反问道:你看应该怎样讲?臧克家说:如果作蜡烛的,比较好讲,而且原驰蜡象也与上句的山舞银蛇正好对应。而原来作腊月的就有点费解!****点点头说,好,你就替我改过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2c54cab7a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