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特点

2022-12-13 17:4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民营企业特点》,欢迎阅读!
民营企业,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在党和政府一系列鼓励非公经济发展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民营企业实现了超常发展。截止到20073月底,私营企业数已达到5044万家,从业人员达到66634万人,进出口总额663亿美元,总产值达到318551亿元,上缴税收总额34952亿元,⑤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所创造出来的这一奇迹已经引起政府决策部门、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关于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源泉问题更成为当今讨论的热点之一。

总体上看,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并不高,人力资本对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还受一些因素的制约;企业家人力资本在规模较小企业中比规模较大企业更集中、作用更显著;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人力资本对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民营企业家族制对企业人力资本的制约,经营理念和外部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和道德环境 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等,构成了民营企业投资人力资本、吸引人力资本和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分析

3.1 缺乏长远的战略性

首先,由于我国多年来实行的是物力资本优先的战略,对的重视不够。许多民营企业仍然把人力资源停留在一种成本的水平,运用传统的定量分析进行人员规划,主要关注于确保企业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拥有合适数量的人员,对于员工创造力、创新活动、灵活性、处理高难度工作等有关定性问题不够关心。其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只集中在与企业的经济目标是否同步的程度。大部分民营企业因为把企业目标集中在短期的销售量和市场利润上,因而对企业员工的发展只限于短期内给企业创造价值,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目标缺乏战略性。

3.2 缺乏正确的人力资本管理观念

民营企业的大部分决策者还没有对人力资本管理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在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中,大部分的管理者只注重人才的招聘而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况且拥有高知识和核心技术的员工往往要求较高的薪酬,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是缺乏培养职业经理人的意识,所以职业经理人在我国民营企业中短缺是一个普遍现象。还有我们国家的民营企业很多是家族式企业,在用人方面更是存在很大问题,公司重要职位都是自己的家族人士担任,为了是求的公司的稳定! 3.3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是对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投资。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文化素质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知识陈旧老化现象严重。企业的技术工人文化素质偏低,60%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未接受过继续教育,不能及时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及时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人员中79%未受过管理专业的正规教育,对市场经济了解不深。 3.4 对企业培训的认识不足 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本身也认识到培训是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手段,多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搞培训,结果却是受训者对培训内容兴趣不大,参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对促进管理及人员素质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培训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国内许多民营企业的培训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有被动性、临时性和片面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只注重培训的形式和数量,而忽视培训的内容和质量。 3.5 人才流失严重 一是流失率过高;二是流失人员中有较大比例是中基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具有专长,有管理经验,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员工高比例流失,不仅带走了商业、技术秘


密,带走了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增加了企业人力重置成本,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也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工作职责设计不合理、负担过重,使人难以承受;二是处罚严重、工作压力大;三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难以实现;四是企业前景不明朗或者是内部管理混乱;五是不能融入企业的内部文化。

3.6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基本上还处于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过于强调组织中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的制定,忽视了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多地把人看成是一种活的资源来加以开发、利用,把激发人的热情、增强人的能力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目标。通过有效而正确的激励技巧,激发出每个人内在的活力,使其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勇于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把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3.7 职工的责任感和忠诚感不强 企业文化太过于形式主义,使得职工的责任感和忠诚感不强。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企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但由于一些我国民营企业未把企业文化纳入人力资源管理致使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动力、导向、凝聚力、融合和约束力等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未被作为经济发展本身的一种科学规律加以总结和应用,职工的责任感和忠诚感成为空谈,不善于营造企业文化,使得企业文化停留于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2c9710a2c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