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与性科学论文 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

2022-05-04 09:21: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性教育与性科学论文 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欢迎阅读!
性健康,性教育,青少年,科学,论文

谈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



摘要本文阐述了对青少年开展性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探究了青春期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如何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旨在对青少年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些许指导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 青春期 教育



青春期是由儿童到成人发育的一个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 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对性多了几分好奇, 几分憧憬, 同时也多了几分迷茫, 几分困惑。由于缺乏必要的性知识, 难以用理智驾驭生理冲动, 青少年在迷茫、无知中的探索和尝试就变得十分危险。因此, 在初中阶段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性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水平, 也体现了国家对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所以,发展性健康教育普及性科学知识,养成健康的性心理,培养良好的性道德,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是对青少年儿童负责的具体体现。



一、性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



性健康是指具有性欲的人在躯体上、感情上、知识上、信念上、行为上和社会交往上健康的总和, 它表达为积极健全的人格、丰富和成熟的人际交往、坦诚与坚贞的爱情和夫妻关系。它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三个方面内容。

建国以来,我国性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艰难的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性教育的禁闭阶段(1949-1977年)、性教育的萌动阶段(1978-1987年)和性教育的发展阶段(1988年至今)。近些年来,我国性教育的话题被广泛涉及,总结起来具体有如下特点和局限性:一,针对青少年人群的性教育政策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二,青少年性教育的相关政策的执行机制有较大的缺陷,从而影响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三,我国传统的青少年性教育基本上表现出以意识形态为本的特征,忽视了面对处在人生奠基、发展最重要时期的青少年的特殊心理和生理需求,尤其忽视了对人的生命的关怀。

虽然现在处于性教育的发展阶段,但我国性健康教育也还存在不少认识误区。一,青春期是指儿童逐渐长大为成年人的一个过渡期,是根据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生殖器官功能逐渐成熟而指称为的一个特定阶段。所以,人们普遍认为性健康教育就是青春期生理教育其实生理健康教育只是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二,认为部分高中生已通过非正规渠道对“性”有了一些了解,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便可了解性知识,无须专门进行系统的教育事实上,青少年大多对“性”问题具有部分似是而非的观念或看法,在观念选择与行为确立方面尚需指导,如果在学校教育体系内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明确的性健康教育就会使学校教育与学生自身认知体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三,认为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难以有效开展,普通存在放不开、讲不透的状况,导致收效不大甚至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学校干脆用校规严格禁止中学生谈恋爱。也许这种做法简单甚至短期有效,但与性健康教育的真正目的却是背道而驰。

虽然在性教育的发展阶段, ,我国已经出版发行了40 多种针对青少年的有关性的教材,如《性医学《学生性健康教育系列读本》等等,但无一不存在“放不开,讲不透,没人看”的问题。尽管有关“青春期教育的文件发了不少, 但实质性推进不大, 导致各地贯彻执行各行其是, 实施效果也难尽如人意。一项新的性教育现状调查发现, 93. 2% 的高职


院校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性教育,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对性知识的渴求度非常高 更多研究则证实,由于性健康教育的缺失, 流动人口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现状更堪忧虑。即使在已经开展了青春期教育的地区或学校, 常见的现象是施教者敷衍了事,受教者一知半解, 无论是教育的内容, 还是知识的传授方法都存在大量问题。性信息泛滥带来的性污染与性教育缺失带来的性无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性健康教育处于长期“备受重视”但又长期“教育缺失”的尴尬状态中。中国的性健康教育究竟该何去何从?



二、青春期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青春期是青少年性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青少年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与困惑,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变化,包括身高、体重、体型、内分泌等生理变化,会使青少年手足无措,需要成年人的积极引导和耐心关怀。抓住这个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青春期开展性健康教育非常必要主要基于我国青少年性心理的建立过程主要有如下的一些特点:一,对于性知识的获取缺乏科学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信息来源渠道的科学性,青少年群体获取性知识信息的渠道往往良莠不齐,含了大量不科学的性知识;第二个层面是青少年对于能够获取的性知识没有甄别能力,只能被动吸收。第三个层面是青少年获得的性知识往往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二,会的快速变迁发展对于青少年性健康意识的影响。社会的快速发展,观念的剧烈变迁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无疑更加强烈,网络化的社会信息获取模式以及交流模式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识的获取方面同样发挥了不同凡响的作用和影响力。但是网络恰恰是缺乏监管的一个领域,其知识的构成和信息质量都无法保证使青少年获得正确的信息。三,既是个体行为又有群体聚集性。青少年群体活动的特征造成其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既是一种个体层面的行为,时也是一种群体行为,因为相对于成年人,青少年群体更易于聚集,彼此的知识体系和价值判断容易造成相互影响。

三、青春期开展性健康教育的途径



开展性健康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消除性愚昧,促进正常的性生理及性心理发展;有利于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为其恋爱、择偶、立幸福的婚姻家庭关系作好准备;有利于预防和遏制艾滋病和性病的增长;有利于促进保健养生,保持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预防性犯罪,加强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有利于引导家长、学生和社会正视日益突出的学生恋爱现象。所以,我们要重视青春期开展性健康教育探索研究多元化多样性的性健康教育途径。

1学校要成为性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假如学校教育阵地不能确保学生对性的正确认识,就可能在拱手出让教育阵地之余,引发学生们对性的困惑、误解,甚至引发性罪错。可见,学校性健康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努力使学校成为性健康教育主阵地。首先,通过课堂上授课,上课时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教学。其次,注重学科渗透,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艺术、体育、生物、兴趣小组活动等互为渗透, 使课堂教育生动有兴趣。再次,进行专题辅导,充分利用校园广播, 对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开设讲座, 组织召开以性健康教育的为主题班会, 组织学生观看性健康教育录像等。最后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它关系到学校的校风建设。为此, 学校必须积极地占领性教育这一主战场, 让性教育走进课堂, 走进生活, 使青少年公开、坦然地接受健康、科学的性教育, 各级领导、教师、家长要真正提高思想认识, 转变观念, 增强责任感、义务感和紧迫感,形成共识, 使全社会都高度重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2、性健康教育要富有科学性和艺术性。首先,实施性健康教育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要因为方法的原因将自己苦心进行的教育产生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的效果。首先要正视学生的新思潮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其次是要正视青少年的异性交往,从情感教育入手,渗透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观念和法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

3、开展性健康教育要善于营造和谐、人性化的积极氛围。教育不能仅靠说理教育,要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和浓厚氛围。首先是充分发挥橱窗、网络、报刊等校园媒体的宣传作用,尤其是网络的正面宣传,创设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引导学生阅读有益身心的书籍,不要沉迷于言情小说。其次是组织开展有益身心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青春期的生理特点决定了青少年渴望接触异性,通过与异性的一般接触,达到青春期的心理平衡,并且为他们以后参加社会工作积累足够的异性交往之道。所以,学校要策划组织校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并在愉悦的活动中受到良好的熏陶。最后是构建学校、家庭、会三方合作的立体教育模式,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开展教育 共同履行教育职责,为学生创设和谐的、人性化的成长环境。



四、结论



性既是与生俱来, 又受后天环境影响,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大胆地正视它, 另一方面又要科学地引导。对青少年进行性健康教育我认为成人特别是教师首先应该大大方方的面对性教育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念,这样才能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做出正确且有用的科学的引导。只有让性教育大大方方地切实走进中小学课堂,我们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姬廷顺.性健康教育何时不再“羞羞答答”[J].新闻调查,2009.(3):11-12.

[2] 郑雪梅. 重视生物学教学中的性健康教育[J]. 生物学教学,2011.36(10):66-67. [3] 陈曦,林伟峰.北京市中学生期望的性健康教育调查报告[J].青春健康, 2003,(1):35 [4] 张舵,孙晓胜.走进生命的春天--青春期性教育刻不容缓[J] .河南教育,2002,(2):54 [5] 黄巨球.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及对策[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0(4):56. [6] 刘建华.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实施方案探寻[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4. [7] 张文秀.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思考[J]. 中国校医, 2010,24(11).

[8] 邓志强. 性健康教育不能再“羞答答”[J]. 湘电培训与教学, 2008, (1):57-59. [9] 洪嘉禾.性的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10]吴霞等.湖南大学新生性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03 (11). [11]叶丽琳. 走出性健康教育的误区[J].新闻调查,2009.(12):11-12.

[12],. [J].,2011.(6):21-23.

[13]蒋方,刘松青,徐睿,韦先超.高职院校学生性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 20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2def962fd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