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道德经》

2023-04-18 13:2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子与《道德经》》,欢迎阅读!
道德经,老子

老子与《道德经》

七月十二日这天风和日丽,一切都似乎平平淡淡。然而,把守函谷关的士兵却不敢放松,因为他们的领导也站在函谷关下。领导说他要找一个一看就不是平常人的人。怎么才算是不平常的人呢?前呼后拥吗?头上长角吗?

这时有人驾着牛车过来了。车上坐着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老头,他身上穿着一件粗布衣裳,手里拿着一把蒲扇,眼睛半闭像是在养神。这青牛、牛车还有车夫也都没有引人注目的地方。但偏偏这位领导却迎上前去,还行了弟子礼:“请圣人在这里多住几天。

不管老头怎么推脱,这人都不松口,一定要招待老头。老头拗不过他,只好答应将大道传给他。这就是老子传授尹喜的故事,也是《道德经》的由来。

老子是周朝的史官,博学多闻。就连孔子都向老子请教过周朝仪礼,还把他比作深不可测的龙。确实,老子理解孔子的所作所为,孔子却不理解老子的所思所想。老子早就预见到了︰周礼是不可能恢复的,孔子的梦想注定不能实现。那么,老子到底想些什么呢?答案尽在《道德经》中。



儒家经典《大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然后才能治国。老子等道家人物则不然 ,他们主张身和国有着相同的结构,修身和治国是同样的道理。比如《道

德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汉代的河上公就解释说:“有礼、法可循的道,是儒家、法家的治国之道;但这不是自然之道,不能持久;自然之道应该用无为来养神和安民。"养神针对的是身,安民针对的是国,而无为则是贯通修身与治国的道。简单来说,精气神就好比臣民,意志就好比君王。有道的人不会浪费精气神,有道的君王不会折腾臣民。

比如,西汉初期休养生息”的治国方针就实践着道家的理念。休养生息意味着减免赋税和徭役,从而恢复生产。汉武帝时储备的国力都是由此而来的。但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道家逐渐退出政治领域,《道德经》的应用也从身、国并重退缩到以身为主了。




东汉未年的张道陵对这段历史,尤其是汉武帝以来的历史并不满意。他认为: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之一,但老子和《道德经》没能实现"天下有道";因此太上老君“重出江湖”,任命张道陵为天师,让他帮助君王和百姓走上正道。《道德经》固然重要, 但是必须赋予全新的解读,因此张道陵写下了《老子想尔注》。比如,

在解释'日余食赘形,物或恶之"一句时,《想尔注》故意将“赘”(多余)写作霞”(祭神),为的就是强调遵奉大道的弟子不能杀牲献祭。杀牲献祭显然是一种"有为”或者说“折腾”,《想尔注》对它的批评可以算是对《道德经》的创造性发挥。

后来他的孙子张鲁控制了整个汉中及邻近地区。作为天师,张鲁用"道°来教导百姓修身,作为一方诸侯,他也用"'来治理百姓。天师下属的高级神职人员叫做'祭酒,祭酒和天师一样,有着教化和行政两方面的职能。就这样,老子的《道德经》又一次同时应用于修身和治国。随着曹操征服汉中,这场道教实验才告一段落。六朝时期,道教逐渐发展出一种'三洞四辅'的体系,这是对不同道派和传统的排序。太上老君地位依然很高,但是《道德经》却只是四辅'之一,处于辅助地位。即使李唐王朝把老子认作祖先,又无比推崇《道德经》,依然不能改变这种局面。

直到北宋以后,"三洞四辅'的体系崩溃了,王重阳创立了全真教,《道德经》在道教内部的地位才重新变得重要起来,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2fca9090b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