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文:浅谈数学与生活

2022-09-29 21:07: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数学教学论文:浅谈数学与生活》,欢迎阅读!
数学,教学论文,生活

浅谈数学与生活



南师附小周玲玲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一、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让学生从生活走进数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老师在教学时要善于用学生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结合生活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先与学生随意聊天,并提起请他们帮忙。学生们一听老师请他们帮忙热情顿时题。”“我的爸爸过生日,他非常爱喝酒,我想送他两瓶酒,可又怕他喝醉,我该选择怎样的酒?请同学们帮我出个主意。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纷纷说要买度数低点的酒。那么,为什么要买度数低的?酒的度数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学生被我反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百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


2、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引导他们借助生活表象来学习知识,激发探究欲望。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通过观察收集的数据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能有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深切感受生活中随处可以找到与数学有关的知识。通过这样的实际问题情景教学,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用了原有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到了解决问题的快乐,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增强了,使学生渐渐明白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学科。

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生活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认识时,当学生对圆柱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以出示一大堆实物,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圆柱体,再想一想,家里还有哪些物体是圆柱体。这样通过许多的实例,学生获得的感性材料更加充分了,形成的表象也更加鲜明,因而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概括也更为明朗。

又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充分运用本班男、女生


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男生占全班的27/56,女生占全班的29/56,第一小组占全班的1/87/5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让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从而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三、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购物计划;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34d182e5d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