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两手抓”

2022-04-22 11:13: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外阅读“两手抓”》,欢迎阅读!
两手抓,课外,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课外阅读两手抓

作者:笪海娟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2年第04

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课外阅读,学校里读书活动风生水起,可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真的上去了吗?笔者班级中有许多学生都爱读书,可是阅读水平并没有提高,这样的现象令人着急。对于课外阅读,老师究竟该怎么抓? 一、一手抓经典书籍

现在网络和图书市场上卡通片、漫画书品目繁多,这些出版物符合孩子的阅读口味,题材丰富多样,内容生动有趣。近当代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容易博得孩子们的青睐,但是这些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学生关注的对象各不相同:有的关注自己全然陌生的一种生活状态,有的关注时尚、谐谑的人物语言;有的则关注引起自己共鸣的事件、人物。学生很少去关注文字本身的魅力,更有学生因为受到阅读兴趣的影响或者阅读能力的限制,吸取了书中的糟粕,丢弃了精华,更别说有部分作品没有什么内涵可言,这样阅读的影响反而是负面的。

布尔韦尔·利顿说:科学著作中,最好读最新的书;在文学著作中,最好读最老的书。古典文学作品永远不会衰老。读经典就要读原著,社会上出现了迎合学生阅读能力的青少本、注音读物等。这些书删除了生僻的字词,删减了文中的古诗词,简化了情节结构,改变了表达形式。这固然为小学生阅读古典扫除了文字障碍,可也相应折损了原著的文字魅力。 针对这些现象,作为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去读原著,哪怕只读其中的一章、一段,学生品析了原著中传神的语言,揣摩了生动的人物形象,领略了巧妙的结构安排,会在他们心中播下文学的种子,长此以往,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学素养。如,教学课文《三打白骨精》时,有的老师把原著与课文相应地结合起来,补充原著中对于地理环境、白骨精三次变化的描写,学生读读议议品品,文中的文学形象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立刻丰满起来。这样就使学生很好地感悟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又唤起了走进原著的兴趣,学生更加深入地与经典对话。只有学生意识到名著中的文字之美、情节之美,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去思考名著里人物和故事背后的东西,名著才能发挥出名著的作用。 二、一手抓深度阅读

人的一生要读许多书,但有效吸收的恐怕并不多。因为盲目地追求读书的数量而忽视了感悟,只能导致绝大部分知识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大脑里,直至渐渐被遗忘。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做到:

1.在阅读中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41c0e2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