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2 菱形(第2课时)教案

2022-07-11 11:30:5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2 菱形(第2课时)教案》,欢迎阅读!
菱形,课时,下册,人教,教案



2课时 菱形的判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经历菱形判定方法探究过程,掌握菱形三种判定方法 ,会根据菱形的三种判定方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 2)能力目标:

1、经历利用菱形定义探究菱形其他判定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根据菱形的判定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探究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运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探索菱形判定定理的过程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 合理应用菱形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矩形有关知识及菱形的定义和性质,经历过利用木条自己制作学具并进行探究的活动,对其探究方法有所了解。作为初二学生,他们的空间观念已初步建立,天生的好奇心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最好动力。经过培养我班学生具有了一定地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对于自我展示有较强的渴望和一定的技能。学生学习的困难是利用所学知识对猜想和问题进行推理论证。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1)创设问题情景,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发现和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立学习的信心。

2)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动脑自己归纳出结论 2、学法

观察讨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猜想 验证。

六、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可以转动的木条十字架、等腰三角形纸板(不等边)、三角板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归,导入新课

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都相等;


2 菱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邻角互补;

3)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4、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5、导入:

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除根据定义判定外,还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吗? (二)合作探究,自主归纳

1、学生自己制作的学具,一长一短两根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以转动的十字架,任意转动其中的一根木条,用笔和直尺画出木条四个端点的连线。 观察这个四边形总有什么特征?能证明你的发现吗?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出图形总是平行四边形。既为菱形的第二种判定方法的探究作好了知识上的铺垫,又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2、继续转动木条,观察什么时候围成的四边形变成菱形。

这时教师深入学生之中,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深入思考。了解学生探究的过程,观察指导学生探究方法。得出结论,当两个木棒之间的夹角等于90度时,得到的图形是菱形。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印象深刻。最后,请学生代表利用学具展示说明。



学生猜想: 当两个木棒之间的夹角等于90度时,得到的图形是菱形。

(请学生代表利用学具展示说明。

3、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

1)学生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证明思路。 2)请学生说一说思路。

3)教师引导学生规范的文字题证明,然后学生写出证明过程并简明的点评。

已知:在ABCD中,对角线ACBD. 求证:ABCD是菱形。


B O

A C

D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 又∵ AC BD BA=BC

ABCD是菱形

4)归纳菱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数学语言: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 BD ABCD是菱形 设计意图:

1)通过制作木条,让学生初步认识图形,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出图形总是平行四边形。既为菱形的第二种判定方法的探究作好了知识上的铺垫,又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2)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带着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感受动手实验的乐趣,培养猜想的意识,感受直观操作得出猜想的便捷性,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猜想和论证,进一步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结合,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逻辑推理的必要性,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逻辑推理是得出结论的重要手段,很好的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三)尝试练习,学以致用

如图,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B=5AO=4BO=3,求证:ABCD是菱形。


D

A

O

C

B





1、学生充分思考后,交流不同的思路。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 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规范证明。教师出示规范的板演,学生进行对照学习。

设计意图:根据已知条件明确思路、选择恰当的方法是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规范证明等过程,进一步培养推理论证、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再次合作,探究新知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两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纸板(不等边),小组交流,开动脑筋,动手拼一拼,看一下可以拼出几种平行四边形。

1、问题解决:当两底边重合时拼出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2、思考与归纳: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3、学生代表展示作品,并利用作品说明结论。 最后得出: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教师指导学生规范完成几何论证过程。

4、归纳菱形的判定定理: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设计意图:这一探究活动贴近生活、轻松自然。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菱形的定义,演示说明自己的作品就是菱形,进一步培养了推理论证能力,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了极大的成就感。 学生展示几何论证过程:

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BC=CD=DA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A D

B C



证明:AD=BC 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AB=A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归纳菱形的判定定理: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数学语言: AB=BC=CD=DA ∴四边形ABCD是菱形 (五)练习巩固

如图,顺次连接矩形ABCD各边的中点,得到四边形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点拨证明的思路。学生板演,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添加复习题上的一题,学生在做题之后,进一步掌握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的这一判定方法。既巩固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和矩形的性质,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随堂练习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是9,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12 65,这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求出它的面积。

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根据已知条件和对图形的观察进行合情推理,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

(七)总结和反思

1、本节课你学习了几种判定菱形的方法? 2、你是怎样得到这些判别方法的? 3、对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1,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明确菱形的三种判定方法。通过问题2和问题3让学生对学习过程回顾和反思,感受探究过程中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的过程,树立自信心。及时地总结和反思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同的学生所得不同,感受和体会也不相同。我们要关注这些差异,并及时总结和反思,方能教学相长。 作业布置:


1、必做题:教科书第60页习题18.26题,61页习题18.210题。 2、选做题:拓展提升,教科书58页练习第3题。

设计意图:必做题:让学生在作业中,发现问题,及时查缺补漏。选做题:巩固提高,使各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后反思:

有效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体验和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亲身经历观察、实验、猜想、推理、论证、展示、交流等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侧重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学习要求不同,追求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才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教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474d8c1e3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