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2022-09-29 15:1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欢迎阅读!
古诗十九首,芙蓉,江采

宁波肯特学校9年级《国学与写作》校本课程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原文】

涉江采芙蓉1,兰泽2多芳草。 采之欲遗3谁,所思在远道4 还顾5望旧乡6,长路漫浩浩7 同心8而离居,忧伤以终老9



【注释】

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还顾:回顾,回头看。 6.旧乡:故乡。

7.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8.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9.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知识链接】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每首诗均以首句为标题,为南朝梁太子萧统从传世的无名氏《古诗》中选编,放在“杂诗”类之首,后世习惯上把它作为组诗看待。据考证,这组诗出自汉末文人之手,但确切是谁不可考。从作品内容和风格来看,应该不是一时一地所作,作者很可能也不止一个人。诗歌内容,除了游子之歌,就是私妇之词。千百年来,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群雄并起,在那个风雨飘摇的王朝末期,一些下层的文人士子却仍然遵循着传统的游学方式,希望在游京师,谒州郡的权门奔走中,以步入仕途,占领险要的职位。《古诗十九首》多是这些漂泊在外、渴望改变自身命运的游子所作。

·它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长于抒情,却不直白,而是委曲婉转,反复低徊。再加上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了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在语言上,不做艰深之语,没有冷僻之词,而是用最明白晓畅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它“言近旨远”被奉为“诗母”,标志五言诗之成熟,开建安文学之先声。 ·钟嵘的《诗品》卷上称它“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

【思考题】

1. 这首诗是以谁的口吻来写的?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3. 全诗语言具有什么特点?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4. 把这首诗改变成其他的文学样式,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1




宁波肯特学校9年级《国学与写作》校本课程







【拓展阅读】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 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鉴赏这首诗和《涉江采芙蓉》的异同。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4ff987f284ac850ac02421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