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有趣的成语典故

2023-01-24 21:07: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儿童有趣的成语典故》,欢迎阅读!
典故,成语,有趣,儿童,关于

关于儿童有趣的成语典故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从成语典故中我们可以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儿童成语典故,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甘拜下风的故事: 【成语】: 甘拜下风 【拼音】: gān bài xià fēng

【解释】: 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成语故事】:

春秋时,秦国发生粮荒,向晋国买粮,而晋惠公不肯卖给曾给晋国很大帮助的秦国粮食。结果两国发生战争,晋国被打败,晋惠公也成秦国的俘虏。秦军带着晋惠公返回秦国,晋国的大夫们垂头丧气地跟在后面。秦穆公对晋国的官员们说:虽然晋惠公忘恩负义,但我们秦国也不会把你们作为俘虏带回国去。晋国的大夫们纷纷下拜叩头:群臣在下风,听到了您在上风头说的话,希望您说话算数。后来秦穆公果然把他们都放了。甘拜下风由此演化而来。这个成语比喻自认不如,真心佩服。

诟如不闻的故事: 【成语】: 诟如不闻 【拼音】: gòu rú bù wén

【解释】: 诟:辱骂。被人辱骂却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

【成语故事】:

富弼,宋朝河南人,字彦国,死后谥号文忠,所以后人称他为富文忠公。

据宋人陈长方编撰的《步里客谈》说,富弼少年时,好学,器量很大,遇到有人辱骂他,他好象没有听见一样。旁人告诉他:“有人在骂你哩!”他毫不在意,说:“恐怕不是骂我吧?”旁人又告诉他:“那人指名道姓地骂你哩!”他还是毫不在意,说:“不会吧?天下同


名同姓的多着呢!

这叫做“诟如不闻”(诟,就是辱骂),被人辱骂了却好象没有听见一样。古时候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宽洪大量的态度。其实,如果不论对于任何人的辱骂,也不论他骂些什么,一概不加区别,不予分析,不采取适当方式给以回答,而一概装作没有听见一样,这也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

就拿富弼来说,宋仁宗时,东北的契丹兴兵南侵,要求割给领土。富弼奉命去和契丹谈判。这位以“宽洪大量”闻名的富弼,却坚决拒绝了契丹的无理要求,并且把或战或和的利害关系,分析得很有道理。契丹无奈,只得把兵撤了回去。

哄堂大笑的故事: 【成语】: 哄堂大笑

【拼音】: hōng táng dà xiào 【解释】: 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成语故事】:

宋朝的时候,有个姓冯的人和一个姓和的人在一起工作。姓和的是个急性子,姓冯的是个慢性子。

一天,姓冯的穿了一双新靴子,姓和的见了后说:我俩的靴子一模一样,你买靴子用了多少钱?姓冯的慢慢地抬起左脚说:九百钱。姓和的一听:什么,九百钱?我这一双花了一千八百钱呢!他马上质问身旁的仆人说:原来你背着我贪污钱了!看我回去好收拾你!这时,姓冯的又慢慢地抬起右脚说:这一只也花了九百钱。在场的人听他这么一说,立即哄堂大笑起来。弄得姓和的哭笑不得。

这个成语形容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516d1a5d3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