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土地沙漠化

2022-08-09 05:53: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土地沙漠化》,欢迎阅读!
沙漠化,高三,地理,土地,训练

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土地沙漠化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01796日至17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鄂尔多斯 地区

的库布齐沙漠总而积约186万平方千米,流动沙丘约占61%,经过多年有效地治理,沙漠化得到有 效控制,被联合国称为治理沙漠的范本。读图,回答12题。



1. 鄂尔多斯地区容易沙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C.当地牧民过度放牧

2. 治理库布齐沙漠的有效措施有

冬季寒冷,光照强 B.降水稀少,多大风

D.植被覆盖率比较高

①利用太阳能,减少因樵采对植被的破坏 ③建设草方格沙障,固泄沙丘

A.①②

B.②③ 2. D

C.③④

②扩大耕地,利用农作物增加植被覆盖率 ④在流动沙丘上大面积植树造林

D.①③

【答案】1.B 【解析】 本题考查荒漠化。

1. 冬季寒冷,光照强和上地荒漠化无关,A错误:鄂尔多斯地区降水稀少,物理风化较强,地表多沙质

质,且该地多大风,沙质物质易流动,易造成上地荒漠化,B对;过度放枚是人为原因,C错误;鄂 尔多斯气候下旱,植被覆盖率低,D错误。故选B

2. 过度樵采是丄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利用太阳能替代薪柴可减少樵采,①对;扩大耕地进一步 造成

植被破坏,加剧丄地荒漠化,错误;建设草方格沙障,阻碍沙丘流动,固定沙丘,正确:该 地气候干旱,不适宜大而积植树造林,④错误。故选D

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I匕沙子移动。近


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朿力,从而逐步使沙漠丄壤化。在治理后 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据此完成34题。

试料WNi

杪恨卜壞化蓟术



3. 草方格沙障可以 A•黏合沙粒



B •吸取地下水 C •拦截水分 D •减少下渗

4. 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上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A •技术难度小 C •环境污染小



B •成上时间短 D •资金投入少

【答案】3. C 4. B 【解析】

3. 草方格沙障一种常见的机械固沙措施。人工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直接插入沙层内,成方格形的

半隐蔽式沙障°其作用一方面是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另一方而可以截留水分,增加下渗,如雨水,提高沙层 含水,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草方格沙障不具备黏合沙粒的能力,工设宜的沙障吸取地F水能力很 弱,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 根据材料得知,沙漠丄壤化技术是用的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

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丄壤化的技术难度大,环境污染大,资金投入多.所以BC. D错误,优点加 速了沙漠土壤化,成上时间短,B正确,ACD错误故选肌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

ifi⅛L浊伐森林

水资源利用不当和 工矿朮设破坏林P 口沙ItAβIH和京场 我国沙漠化土地成因构诫图

5. 这些沙漠化丄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①华南

A.①②③

②华东 ③华北

B.④⑤⑥

④东北

C.③④⑤

⑤西」匕 ⑥西南

D③⑤⑥

6. 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上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人类对上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


B. 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 C. 降水减少,蒸发加剧

D. 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

【答案】5.C 【解析】

6.A

5. 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为此,我国兴建了世界上而积最大的人工防护林

北防护林。

6. 当前导致荒漠化的主导因素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为原因为主,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坏了表土植被,加剧了荒漠化。

荒漠化扩展的重要因素是人类破坏地表植被造成的,因此,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 施,具体途径主要有二:是将水分条件较好,并有一上植物生长的沙漠圈用起来,实行封沙冇草,促 使植物天然更新;是选育梭梭、柠条、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

研究表明,我国科尔沁草原在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草原与沙漠交替现象。下图为科尔沁草原沙漠化现状示 图。完成78题。

50

K W

£

■ ∕≡≡waax ≡⅛M



演化上冷 ■庄的沙潢化 -使界上何it



7. 导致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风沙入侵强度的不同 C.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紡界林山M

B.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 D.风力和流水交替侵蚀

8. 治理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有

①合理用水

A.①②

②全面造林

B.②③

8. D

③禁止放牧 ④生态移民

C.③④

D.①④

【答案】7B 【解析】


该题考查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试题难度较小,理解教材内容可做岀回答C

7. 自然环境是荒漠化形成的基础,但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该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半湿润

和半干旱区的过度地带,历史时期该地区出现农耕和畜牧业的多次变更,丄地利用方式的变更是造成 植被破坏,导致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的主要原因,B正确。

8. 草原地区打机井是逍成草场退化和上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用水是治理科尔沁草原上地

漠化的措施之一,正确。该地降水较少,适合全而植树造林,②错误。禁止放牧过于绝对,也 现实,错误。生态移民可减少该地人口数屋,减少资源需求和人类活动,有助于防治该地荒漠化, 正确。故选

D

在我国西北I旱半F旱区内部存在一立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因此不冋区域荒漠化的成因不同, 防治措施也不同,概括来讲是"因地制宜"四个字。如生物描施和工程措施的选择往往要考虑区域的水分 条件的差异,在水分条件充足的地方可以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而特别「旱的地区只能采取草方格 沙障等工程措施。再如介理利用水资源,内蒙古东部应减少水井数量,而一些河流沿岸地区更要注意合 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因此荒漠化的防治类问题不光要答出具体措施,更要结合区域地理 环境特征,选择合适的措施。

二、综合题。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诗经》记载,四周时期库布齐草原上出现了朔方古城。目前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笫七大沙漠,建国初期 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推进数十米、泥沙进入黄河1.6亿吨。从1988年开始库布齐沙漠实施沙棘生态建 设工程,采用"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林沙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沙棘产业,实现了生态生计兼顾、 治沙致富共赢。这种“库布齐模式”获得了联合国大奖。沙棘喜光,抗严寒、风沙,耐干旱和高温,根系 发达,对上壊适应性强。沙棘果具有较髙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沙棘叶富含蛋白质。下图示意库布齐 沙漠位置及区域降水分布。

1






图例

BJ

ill

Iffnlfttt

Q水域 («*)

200 IM (*)

2∣>(MlF^ ιs<κι^R I(Mml—I \沙複 T Wft MCiL

1 分析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原





因。

2 明库布齐沙漠对黄河的影响。

3 析沙棘成为库布齐沙漠治理首选树种的原因。 4 "库布齐模式"对我国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启示。

【答案】

1

位于西北内陆,年降水量在40Omm以下,气候干旱;靠近冬季风发源地,冬春季节风力强劲:临

近阴山洪积扇,靠近黄河,松散物多,沙源丰富。人口增长,类活动不当,植被破坏严重。

2

风力和流水作用将泥沙带入黄河,该河段水流较平稳使得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堵塞河逍。(风力

作用将沙尘进入黄河,含沙量增加,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抬升:暴雨冲刷泥沙进入黄河,阻塞河道)

3

沙練环境适应性强,易于存活,适合「旱地区栽种;沙棘根系发达,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上:沙

棘的果实、叶子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

4

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治理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虽;因地制宜,展特色农业,

提髙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计;吸引相关企业落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帮助农民致富。 【解析】

1

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原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而考虑。自然原因应从降水少、沙源等角度分析,人为

原因应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植被破坏角度分析。拯图可知,库布齐沙漠位于四北内陆,年降水虽在 4∞mm以下,气候|旱;靠近冬季风发源地,冬春季卩风力强劲;临近阴山洪积扇,靠近黄河,松散物 多,沙源丰富。域人口增长,人类活动不当,植被破坏严重。

2

据材料可知,建国初期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推进数十米、泥沙大呈进入黄河。则风力和流水作用

将泥沙带入黄河,该河段水流将变的较为平稳,使得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堵塞河道。

3

沙棘成为库布齐沙漠治理首选树种的原因应从沙練的生长习性和特点分析C据材料可知,沙棘喜光,

抗严寒、风沙,耐干旱和髙温,对丄壤适应性强,易于存活,适合干旱地区栽种:沙棘根系发达,能够 防风固沙、保持水上:沙棘的果实、叶子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

4"库布齐模式”对我国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启示应从政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考虑。例

1




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资金科技投入,治理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因地制宜,展特色农业,提 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计:吸引相关企业落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髙附加值,帮 助农民致富。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库曼斯坦位于中亚,全境大部分是低地,平原多在海拔200米以下,80%的国土被世界第四大沙漠一一 卡拉库姆沙漠覆盖,国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硫磺等矿产资源。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目前上 地荒漠化日趋严重,沙化而积不断扩大。国内河流、湖泊稀少;大部分地区以放牧为主,牲畜数量连年 增多:只有在河流附近有绿洲,以种植棉花为主,并且是上库曼斯坦最著需的优质棉花产区。下图为上 库曼斯坦土地荒漠化分布图。

1 分析上库曼斯坦上地荒漠化日趋严重的气候原因。4分)

2 请从农业生产活动角度,分析上库曼斯坦土地沙化而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3分) 3 针对上库曼斯坦上地沙化而积不断扩大的问题,指出该国应采取的有效措施。6分)

【答案】

1 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上壤缺水,干裂严重:(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地表物质风化

:(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大风日数多,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强烈。

2 农业生产活动以放牧为主,过度放牧导致地表植彼严重破坏;棉花种植区大虽引水灌溉导致地表水源

严重短缺。

3合理控制草地载畜量,止超载放牧:规划轮牧休牧区,保障现有草地正常更新:积极开展种草活动,

扩大人工草地而积(建设人工草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退牧还草: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盯水农 业:政府出台退耕退牧政策,并对农牧民进行经济补貼:严格矿区开采审批管理,介理规划矿区用地和 矿区覆上工作等。

1




【解析】

(1) 荒漠化的气候原因从降水、蒸发、昼夜温差、大风日数等方而分析。

(2) 荒漠化而积扩大的原因主要分析人为原因,主要考虑农牧业生产对植被的破坏、水资源的过度利用。 (3) 荒漠化防治的措施,主要从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政府管理等方而分析匚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5ce15c9fb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