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杜甫诗三首教案

2022-03-19 13:4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5-杜甫诗三首教案》,欢迎阅读!
杜甫,教案,25

电子备课格式要求 25-杜甫诗三首

知识目标: 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

提高诗歌朗读水平。

能力目标: 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

中的美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

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

的美好情操。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

教学重难点 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

的意境。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初次备课

二次备课

(包 结)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导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2、简介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官至工部员外郎,后人因此也称为杜工部。他为我们留下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二、学习《望岳》 1、简介背景

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这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北游齐赵时。 2、朗读全诗

: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决眦




朗读节奏小知识:这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何?齐鲁//未了。“会当//绝顶,一览/众山/小。 3、结合注释,试着将本诗译成现代汉语。 参考译文:

泰山是如此雄伟,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

大自然将神奇与秀丽集中于泰山,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我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kàn]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4、名句欣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5、小结

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学习《春望》 1、简介背景

写作背景: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


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2、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不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讯难得,一信抵得上万两黄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3、找出本诗中运用了对偶手法的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小结全诗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诗的一、二两联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备注:1、教师的电子备课都必须按照此格式打印; 2、电子备课要求有勾画, 每课时的批注、补充例题或练习的字数不少于100字; 3、每课时都有小结、

每次课后至少要有一次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6168eefed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