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父亲郑德荣

2022-06-19 22:5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回忆我的父亲郑德荣》,欢迎阅读!
德荣,父亲,回忆

回忆我的父亲郑德荣

作者:郑晓亮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8年第9



2018 5 2 日上午,到医院探望父亲的两拨学生刚走,父亲拉着我的手,望着我艰难地说:“我累了,我要睡一会儿。”我下意识地看了看表,刚好十点。可是我们全家人都万万没想到,父亲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过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一生挚爱的事业和学生们……

我想起了三年困难时期的父亲。那时我家兄妹五人,最大的才十三四岁,最小的五六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那时候国家粮食紧张,成人每月31 斤粮票,孩子折半,有时还会用豆饼代替。所以我家开饭的时候,经常是每人限量吃,记得父亲总是端起饭碗,看着我们谁的饭少就拨给谁一点。父亲吃得那么少,还要经常读书写作到后半夜一两点钟。有一天夜晚,母亲把一块豆腐端到父亲的桌上,父亲舍不得吃,在母亲再三催促下,父亲只切了一小块,把大半块推给母亲,轻声说:“留给你和孩子们吃吧。”

从小到大,父亲对我们每个孩子都非常关心体贴。上世纪70 年代初,我们兄妹大都作为知识青年在外地下乡,当时我二哥患重病住院并被隔离,不让家属陪护。但父亲放心不下,一连十几天,就在病房楼道硬板凳上对付住,白天还要骑自行车近一个小时去师大上班。后来二哥病好出院了,可父亲却因疲劳过度患上了冠心病。

我想起了父亲引领我走上党史研究的岁月。

我上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毕业时面临着到司法部门或到党史研究部门工作的选择。父亲坚定地支持我到党史研究室去。他说:“党的历史是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史,充满着风雨和阳光,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科学,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研究前景,是一辈子也干不完的事业。”正是父亲对党史事业的执着热爱,让我下定了决心从事党史研究工作,而且一干就是一辈子。我想起了父亲当副校长的一些小事。

1983 年到1986 年,父亲担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在这期间,我妻子在一家企业做会计工作,考虑到师大离家近,为了方便照顾家庭和双方老人,她自己联系了师大有关部门。他们看我妻子业务精通,正赶上缺人就同意调入。当父亲得知这一消息时,他却说:“这件事,第一我不知道,第二我不同意!”就这样,没调成。我妻子知道后哭了一场,只好联系另外一家国有企业去上班,不久就因国企改制下岗了。但那段时间,父亲每月都给我们一定的生活补贴,他后来对我们说:“其实对这件事,我一直心存愧疚,知道你们是为了家里好。可是我在领导岗位,更要以身作则,希望你们能够理解。”父亲在担任副校长期间,各方反映都是他一心扑在事业上,清正廉洁,我们也都理解了这位不一样的父亲。

父亲对我们一直是这样严格要求,但对优秀的博士生,总是想尽办法向有关单位推荐。二姐曾对父亲说:“爸爸,你对学生比对我们都好。”父亲说:“遇到一个好学生不容易,让他们找到合适的岗位,会给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且,对学生是公事,对你们是私事,私事我

张不开嘴呀。人呐,要公私分明。”我们也渐渐明白,心有大我,就要把国家、大家放在心上。

父亲把为党培养党史研究人才看作是最大的公事。2012 年末,父亲接受了结肠癌手术。因为他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所以手术后伤口不易愈合。父亲的刀口七寸长一寸深,当时刀口表皮刚要愈合,但深部没愈合,有的地方还有感染化脓。由于担心频繁使用麻药会刺激大脑,父亲坚持不用麻药,强忍着剧烈的疼痛换药。他跟我们说:“我还要给学生上课呢,讲党史可不能迷糊。”学生和父亲商量:“老师,等您伤口好了再给我们上课吧?”父亲却说:“没事儿,


一上课我的疼痛就减轻多了。”我看到,父亲上课时精神十足,可当学生走后,他却按着伤口,一身汗水。

在日常生活中,父亲总是在点滴的事情中营造“健康、和谐、朴素、互助”的优良家风。在去世前几个月,还在叮嘱我们:“优良的家风要继续传下去,要传到第三代第四代,要永远地传下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父亲有信仰,并把他的信仰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了我们!(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6609dcebb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