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遇“三余”读书》文言文翻译

2023-11-30 09:34: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董遇“三余”读书》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文言文,翻译,读书,董遇“,余”

《董遇“三余”读书》文言文翻译

董遇“三余”读书,出自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董遇三余读书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董遇“三余”读书》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董遇“三余”读书》译文:

董遇,字季直,性格木讷但是喜爱学习。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他与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将军处。他们经常上山收集野生的禾背回卖钱(来维持生活),每次上山打柴时董遇都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诵读,哥哥嘲笑他,但董遇没有改正。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有个跟着董遇学习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很多遍。”董遇的意思是:“读书多读几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多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是平时的多余时间。”

《董遇“三余”读书》注释:

1、质讷(nè):质朴诚实,不善言辞。 2、兴平:汉献帝年号。

3、关中:陕西渭河流域一带。扰乱:混乱。

4、季中:董遇之兄董季中,魏国著名学者。段煨:东汉末年将领。


5、稆(lǚ):野生的禾。负贩:担货贩卖。 6、投闲:乘隙。 7、治:研究。 8、训注:注解。

9、苦渴无日:意思是苦于时间不足。 《董遇“三余”读书》启示: 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2、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作者简介:

董遇,字季直。弘农人。建安初举孝廉,稍迁黄门侍郎,后转冗散。黄初中出为郡守。性格质朴,不善言辞但又好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670a38cd2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