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宣传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分析

2022-07-15 14:3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气象科普宣传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分析》,欢迎阅读!
科普宣传,减灾,防灾,气象,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气象科普宣传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李国强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12

气象事业在我国是具有基础性、服务性和科技型特征的社会型公益事业。气象事业的开展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主体是农民,而构建现代化的气象科普宣传体系,也是为了利用气象科普知识来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在防灾减灾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宣传提高公众减灾防灾的意识及能力。 1 气象科普工作重点 1.1 突出重点领域

气象科普的宣传工作需要突出宣传的重点领域,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地区的气象业务服务和气象发展需求开展相应的科普工作。而气象科技成员需要主动将气象成果合理展示,并将气象有关的专业名词和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融入气象务服务工作中,突出宣传的重点。 1.2 突出重点人群

在气象科普的宣传工作中,为了提高气象工作的实际使用效果和普及力度,需要突出实际被科普的重点人群,使这些经常会涉及到气象的人员了解气象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抗灾减灾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农民、城镇居民和领导干部等重点人群进行气象科普宣传。尤其是要坚持用多种形式开展气象科普进入农村的活动,为农民提供相关的灾害防御科学防御技能,提高农民在进行防灾和减灾方面的是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农业方面的生产发展。

1.3 突出交流合作

气象的科普宣传工作的有效实施,還需要突出合作交流。通过相应措施的实施,增加气象科普作品创新生产的的数量,提高对气象科普的开发力度,从而实现气象科普产品的创新。同时还可以吸收艺术文学教育和传媒等方面的力量,来实现气象科普创作的完善。另外,还可以使用大型报道科普活动和新闻发布会等气象科普专栏活动方式,提高气象科普力度和合作交流力度,推进气象知识的科普和宣传,进而提升气象科普的实际应用效率和社会影响力。 1.4 突出能力建设

在进行气象工作的科普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加强对气象科普方面的教育基地建设和运行,并通过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查、测评和管理,来提高气象科普设施的基础服务能力,尽可能的发挥气象科普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还可以将其与农业、保护环境、国土资源、生产安全和旅游等方面实现有机结合,不断丰富气象科普的教育内容,推进已有气象科普设施的完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69be09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