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随笔?

2022-04-01 01:22:4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什么是随笔?》,欢迎阅读!
随笔,什么

什么是随笔

随笔20世纪中国重要的文学体裁,也是现代散文中极具人文气质的一种文体,它反应灵便,风度从容,神采活泼,在百十年间发展得林林总总。现代随笔也成为中国现代知识者重要的言说方式,是学者散文家的看家文体,甚至是少数人笔下的绝活。它题材广泛,结构自由,笔法随意,语言自然流利,受到诸多散文家的青睐。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随笔日渐繁荣起来,涌现了众多颇有成就的随笔大家,比如鲁迅、周作人、梁遇春、林语堂等,他们的随笔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一簇瑰丽的奇葩,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笔的创作数量极多,成就斐然,但关于随笔的理论研究却较为贫乏。首先,随笔这一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一直争议颇大,众多理论家也各持己见,自成一家。其次,随笔作为散文的一支,它和其他散文门类如笔记、小品文、杂文等难以区分,文类划分成为摆在理论研究者面前的一大难题。随笔英文称“Essay”广义散文的一种。最早将essay一词引入中国的要算刘半农,而鲁迅翻译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时则对essay一词说得比较清楚,什么叫essay呢?鲁迅翻译说: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上,倘在夏天,便披浴衣,啜苦茶,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移在纸上的东西,就是essay这里,essay主要指一种絮语散文,比较散漫、随意,靠随笔较近。郁达夫在《清新的小品文字》中说得更具体准确,他对essay的理解更接近随笔,并将essay和小品文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和区分:我总觉得西洋的essay里,往往还脱不了讲理的philosophizing的倾向,不失之太腻,就失之幽默,没有东方人的小品那么清丽。由此可见,将essay一词译成小品文是草率的,也是不准确的。其实,随笔作为一历史性文类,在中西方可谓古已有之。宋人洪迈《容斋随笔》自序云:予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因其后失,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此后,人们一般都认定洪迈所厘定的随笔界说。清嘉道年间陆以湉作的《〈冷庐杂识〉序》也有一段涉及定义的文字:暇惟观书以悦志,偶有得即书之,兼及平昔所闻见,随笔漫录,不沿体例。这就是说随笔内容是观书阅世之所得,随笔的文字是笔随思路率性而作,随笔的文体是不受传统规矩的约束,这也正是随笔创作的活力之所在。作为当今通行的辞书权威工具《辞海》也如此诠释随笔散文的一种。随手写来,不拘一格的文字,中国宋代以后,凡杂记见闻也用此名。五四以来,随笔十分流行,形式多样,短小活泼。优秀随笔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为其特色。在国外,16世纪法国思想家蒙田,创造了“Essai”(法语)这名称,并成为现代随笔的鼻祖,他认为:随笔是表达人们内心思想的一种松散的未经仔细推敲的短文,它既不完善,又不规则。这里蒙田强调了随笔信笔写来,意到笔随,不大考虑结构上的精心结撰的结果。英国学者W.E.威廉斯在A Book of English Essays一书中给“Essay”下了一个定义:“Essay是一般比较短小的不以叙事为目的之非韵文。这个随笔定义,强调承袭西方以议论为主的伦理随笔的文体特点,因而它其实就是对古代西方随笔文体认可的一种解说而已。由以上古今中外文论家对随笔的阐释,我们可以概括出这样几个关键词:闲谈,随意,议论,短小。也就是说,不管各家差异多大,但都有这样一种认识,即随笔要闲话闲说,信手拈来。然而,笔者认为,闲话闲说,信手拈来只可看作随笔的外在形式,而作为一种长盛不衰的文学体裁,它必定有其独特而丰厚的内涵。周作人在将essay译作美文时,称:美文是以科学常识为本,加以明净的感情与清澈的理智,调和成功的一种人生观。在周作人这里科学常识清澈的理智人生观等界说高度概括了国内日后繁盛起来的随笔的文体特色。另外,胡梦华的絮语散文也是倾向于审智的、议论的。梁遇春的随随便便谈人生,林语堂的幽默人生观等都传达出这样一种观点,随笔要富有智性,重知识,重理趣,写人生,呈现出知性大于感性的特点。至此,结合随笔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含义,我们对随笔这一概念得出如下结论:随笔是一种形式自由活泼,任心闲谈,并以言志为主,表达个人对社会人生见解的富于趣味的议论性文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6feea4741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