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流入孩子的心灵之渠

2022-12-23 19:1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爱流入孩子的心灵之渠》,欢迎阅读!
流入,心灵,孩子



让爱流入孩子的心灵之渠

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力量,是净化孩子的心灵妙药。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做到心与心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犯了错的时候更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并及时改正。我用爱心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的锁,改变了一大批学困生。



案例

去年九月,我刚接了一个班。班上有个看上去很沉默的男孩,平时几乎不与同学交流,我多次找他谈话,也没什么效果。有一次上课,我请他回答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书上写得很明确,但无论我怎样启发,他始终一声不吭!我非常生气,以为他在故意和我作对。



下课以后,我和他单独交谈,发现他性格非常孤僻,不喜欢上课回答问题,也不喜欢别人提起他的名字。我对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如果你以后也是这样,别人怎么能了解你呢?只有先在小课堂上锻炼自己,将来才能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充分展示自己……”



教学中还发现许多类似的案例。这类学生喜欢独处,总是担心与人交往会露出缺点而被人笑话,没有自信心,自卑,怀疑自己的能力,自我封闭,会猜疑。看到同学耳语,便怀疑是在说自己的坏话,上课老师提问自己,便会想为什么提问我呢。他们整天闷闷不乐,导致心理障碍。



成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结构是否完整,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家长素质高低如何,以及抚养、教育方式等,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通过家访,我发现一些父母教育方法简单,惩罚较多,较少表现出关心和鼓励,使孩子在早期发展中缺少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导致孤僻性格的形成。



2.对教学不适应。低年级课程内容少,学生能当堂消化,自习时间老师还要辅导,做补充题,加以复习。中年级时间少,学习任务重,稍微疏忽就会掉队。学习上的挫折往往使原来就有点自卑的孩子变得更加孤僻。








对策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他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他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我们应该先找到使孩子形成某种性格的原因,再采取措施。



1.与父母取得联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应与学生父母密切联系,让他们明确孤僻性格的危害性,懂得如何引导孩子。



2.搞好教学衔接。要给学生讲清课程特点,指导学生安排好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迅速发展,尽快适应学习生活。



3.深入了解学生。要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从思想上进行教育,使学生明白树立信心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主题班队会等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走出自我,加深同学间的相互了解,拉近同学之间心理上的距离。



4.多给予学生鼓励与关爱。教师应该有一种期望,那就是我的学生一定会进步、成才,这样才能通过自己的语言、眼神、笑貌、声音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现在,孤僻的学生上课能够主动举手发言,勇敢地走上讲台,和同学们能友好相处,并积极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一种性格的改变,不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来说,都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反思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位名人说过:教育者,爱胜过一。我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深知爱心对于一名教育者是何等重要,这爱心包括对工作和学生的热爱。有爱才有动力,才能满腔热情,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班主任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了爱才会舍得付出。爱学生体现在以平等、真诚、信任的态度对待他们,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7037cfe87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