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花钱很理性,投资很感性!

2022-07-21 06:4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花钱很理性,投资很感性!》,欢迎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感性,花钱,理性,中国人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花钱很理性,投资很感性!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花钱很理性,投资很感性 中国人花钱很理性,投资很感性

最近听到一句话说:能赚钱是一种能力,会花钱是一种水平,赚钱能力可以练,花钱水平是轻易练不出来的。

不知道大家对这句话怎么看其实,对于赚钱花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不同年代的人赚钱花钱的观念肯定都不一样,老一辈和年轻人的金钱观差异其实是非常大的。

老一辈觉得年轻人消费太超前,年轻人认为老一辈花钱太保守,到底谁说得对呢这背后其实就涉及到花钱水平的高低。

今天也不和大家讲什么大道理,就分享几个关于花钱的故事,你可以对比看看自己的花钱投资的水平到底怎么样。 马云:中国人花钱很理性,投资很感性

在一次对比中美不同的演讲中,马云总结中国人的金钱观时候说: 美国人是投资很理性,花钱很感性中国人是花钱很理性,投资很感性。 什么意思呢他举例说,中国人买股票一下就冲进去了,自己要买个小东西缩手缩脚,很多人是缩手缩脚做了一年,一把股票全玩完。

不得不说马云演讲确实有水平,这个例子应该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中国人挣钱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我们父辈那一代,都是从指缝里一分一分省出来的,以至于很多80后从小都被灌输勤俭节约的观念。

就拿我自己来说,小时候觉得10块钱就是一笔巨款,能买好多零食玩具,拿在手上都能感觉到心里砰砰跳。

正是因为这种长期缩衣减食的观念,越发导致这一代人长大以后特别珍惜手上的每一笔钱,所以买什么东西都会考虑再考虑,很多时候能不买就不买。 但是呢,也是因为这种长期压抑的理性消费,又会导致投资的特别不理性。 比如说炒股炒房,辛辛苦苦攒了这么年的钱,结果发现不如别人轻轻松松就发财了,这时候很容易走向极端,想要找到一个释放这么多年压抑消费的出口,根本不考虑投资风险问题。

1




结果呢,就像马云说的,很多人是缩手缩脚辛苦了一年,一把股票全玩完。 赚钱可以靠缩衣减食,但是投资其实并不行,很多人都不懂这个道理,用攒钱的方法去投资往往是行不通的。

虽然马云这句话说得很形象,但是我想说中国人的消费观其实这几年有很大的变化,现在年轻人花钱和老一辈人有很大的不同。 钱不够花先透支再说

马云说,美国人是花别人家的钱花明天的钱,所以花钱很感性中国人是花自己家的钱花昨天的钱,所以花钱很理性。

但是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在花钱这件事上,越来越像美国人了。 先说一个我邻居家的故事。

邻居家的小孩今年上小学一年级,邻居每周都给小孩100块的零花钱,本意是想培养小孩正确消费的观念。 结果呢

前几天,我去串门,邻居正在发脾气,小朋友站在旁边哇哇大哭。一问才知道,小朋友手上的100块钱没几天就用完了,用完之后回家还要家长买买买。 邻居问小朋友这100块钱都花哪里了,小朋友也说不出来,反正就是还要买玩具买零食。邻居一怒之下,就发生了之前的一幕。

这件事还是挺让人触动的,一个小学一年级的朋友现在的零花钱都是以百元计算,放在我们小时候真是不可想象。

当然,现在生活水平高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发现现在很多家长培养孩子的金钱观都很相似,就是四个字:有钱任性。

结果呢这些小孩长大以后,往往也习惯大手大脚,再加上现在各种分期消费服务很方便,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依赖透支消费。

有数据统计显示,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超过1000元,近八成大学生称身边的透支消费很普遍。

这种过度的透支消费,如今已经造成了很多悲剧。多少大学生因为校园贷裸贷以贷养贷最后走上了自杀的绝路。

钱不够花先透支再说,月底工资不够还信用卡,哪里还有低息贷款这些都成为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标签。

2




既然现在年轻一代花钱已经变得很感性了,那么投资有没有变得理性一些呢 E租宝到ICO,从股市到楼市,不知道收割了多少韭菜淹没了多少人头。 相比花钱很理性的上一辈,现在负债累累的年轻人在投资上更加感性,人生就靠这一把的赌博心理特别常见。

赚钱不够花花钱全靠借投资全靠赌,这对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两代人的投资故事

最后来说一个正能量的故事,一个关于两代人理性消费理性投资的故事。 菜导的一个同事,现在天天和理财打交道,身体力行也投资了不少平台。 这位同事的父亲从来没接触过互联网金融,以前只知道把钱放在银行。最近这一年听同事讲了很多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东西,被同事说服投了好几万块。 我就很好奇他是怎么说服老人家的,因为别说老人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互联网金融都很有偏见,大家都猜他是不是用亲情进行了要挟。

这位同事说,其实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他只是和他父亲约定,只要他不再乱花钱,每月记账给他父亲看具体花销,他父亲就来尝试尝试互联网金融理财。 坚持了大半年,这位同事和他父亲收获都很大。

这位同事改掉了以前乱花钱的习惯,他的父亲对互联网金融也了解不少,且赚到的利息比存银行多了很多。

换句话说,这位同事从他父亲身上学到了理性消费,他父亲从他身上了解了理性投资,两代人的消费观投资观刚好互补起来了。

讲完这3个故事,不知道大家对花钱水平这回事有没有新的体会和认识。 其实呢,我觉得投资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花钱水平,而且投资也是一种赚钱能力的体现。

马云都说了,花钱比赚钱难太多。

所以,在努力挣钱的同时,大家要记得学会如何理性花钱,提高自己的花钱水平。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7333a180a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9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