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2022-10-23 08:4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课堂,美术,小学,应用

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赖佳慧

来源:《广西教育·A版义务教育 2019年第3



赖佳慧

【摘要】本文论述微课的定义与微课的优势,并提出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用微课的方法,包括在欣赏课上巧用微课激发兴趣、在创作课上善用微课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后复习利用微课促进家校互动等。

【关键词】微课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143-02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紧跟新课改的教学方向,成为当下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形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微课,能打破传统美术课堂的条条框框,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很好地诠释教学重难点,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知识点。本文通过阐述微课的定义,分析微课在美术课堂中的优势,再提出微课在美术课堂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围绕某个教学重难点或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而拍摄的一段短视频或音频。它并不对整个教学中的系列知识点铺开教学,而是针对教学知识的难点进行讲述教学,它的作用为“解惑”而非“授业”。微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课后进行在线学习,适合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趋势,也适合学生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学习或巩固知识点。

二、微课在美术课堂中的优势

(一)知识点精炼

顾名思义,微课的“微”体现在内容精炼,即一个微课视频只讲解一个知识点。相对于知识面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问题聚焦,主题突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突出某一个教学重难点或教学疑点。小学美术课程包含较多主题的知识群,对于某些较难突破的重点、难点,利用传统的讲解法教学,往往会花费较多时间,并且可能收效甚微。在美术课堂巧妙地融入微课,将一个个知识点抽离出来,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播放,知识变得直观、生动,更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几分钟就解决了一个知识点。

(二)兼顾个体差异

小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学习过程中也会呈现出效果的差异。微课打破时间空间限制、适合移动学习、适合个性化学习等特点,体现了它具有兼顾学生个体差异的优势。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过程中,可按照自己的步骤、节奏进行学习,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暂停、倒退、重播,便于学生逐渐深入理解知识点,夯实基础。可以说,微课对于学生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能有效解决学生美术学习中个体差异的矛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重要手段。

三、微课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一)在欣赏课上巧用微课激发兴趣

传统的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授课资料,一方面增加了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大量授课资料的展示,让学生处于灌输性质的被动学习中。这样的教学缺乏主动性和指向性,学生欣赏作品时纯粹只是看看教材的配图而已,无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对某个主题的欣赏内容,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元素制作一段教学视频,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官感受,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美术作品欣赏氛围。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这节欣赏课时,在课堂伊始,笔者播放了一段自制的微课视频,视频图文并茂、声像具备,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早期工艺美术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和高超精确的技艺。随着视频内容一幕幕输出,视觉冲击力不断增强,在短短的3分钟内,学生迅速进入古代工艺美术的情境。因有精彩的微课视频导入,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他们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更多古代工艺作品。随后,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笔者要求学生课后利用电脑在网上搜集秦始皇人物的介绍、秦国的发展历史、兵马俑产生的缘由等图片及视频素材,查找到之后传送至笔者的邮箱。当学生的素材汇集之后,笔者利用相关视频剪辑软件,将这些素材制作成一段简单的微课视频。在下一节美术课中,学生看到自己搜集的素材以图像、文字、声音相互融合的方式,在大屏幕上清晰地展示出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思绪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多角度欣赏和认识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二)在创作课上善用微课提高教学效率

一般而言,小学美术教学中所涉及的创作实践课程,比如说水墨画的用笔、橡皮泥的塑造、剪纸的造型等,都需要教师当堂示范,甚至是反复操作示范,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技巧。利用微课录制教师的示范步骤,既能节约课堂的教学时间、提升课堂效率,又能留出时间让学生参与美术课堂实践,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无笔画》这节水粉画课时,笔者在课中示范水粉画技法环节播放了一段微课视频。微课视频详细展示了每一步绘画步骤:第一,告知学生要明确表达的主题。由于示范画的主题是“花海”,所以选择的颜色是红色、橙色、紫色。用笔的时候,要注意颜料的厚度及水分的把握。第二,作品上色要注意笔刷的使用。大笔刷用于大面积的上色,小笔刷用于局部装饰。第三,完成上色后要及时对印和补笔,通过查缺补漏,确保画面不留白。这段约3分钟的微课视频,清晰地展示了水粉画技法绘画的具体步骤,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模仿学习,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逐一示范的时间;并且在学生的自主创作阶段中,有利于学生直观地将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和创作过程的画面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成功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又如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我制作的文具》这节手工课,笔者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电子书包、同屏演示等辅助手段,将该课的手工技法“画、剪、折、贴”这四个知识点在5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中全部讲授完,剩余大部分时间供学生进行美术实践并接受教师的课堂辅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平板电脑,再次观看教学视频。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节奏学习,可以暂停、倒退或重播,对于不能在微课视频中解决的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方便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此“一对一”的辅导,确保学生能当堂完成相关的美术制作,扎实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点。


在创作课上善于利用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一方面动态的影像可以加深学生对手工技法的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教师示范时间,让学生及时地参与美术创作实践,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在课后复习中利用微课促进家校互动

同一个微课视频对于不同的学生,需要的学习时间和掌握知识的情况是不一致的,课堂上播放微课视频可能无法帮助全班同学达成学习目标。因此,课后教师将微课视频上传到网上,家长可以通过多媒体终端下载视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观看。这样做可以减少学生对知识学习和复习过程中时间的浪费,也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及时的查缺补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弥补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无法复制的不足。且家长在帮助学生下载微课视频时,可以了解教学的内容,这也便于家长针对相关内容,再对学生进行延伸性的学习辅导。例如学习《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这一课,为了让孩子对国宝兵马俑有更深入的了解,部分家长会有意识地利用寒暑假带孩子到西安游览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反过来,家长如果发现哪一方面的知识点适宜教授给学生,也可以提供资料给教师。无形之间,微课在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搭建了一条沟通的桥梁,令美术教学更卓有成效。

如果说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授人以鱼”,那么网络环境下的微课程教学就是“授人以渔”。利用微课知识点精炼、可无限重复观看,以及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将微课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可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乐意去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最终实现美术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显著提升的目标。

作者简介:赖佳慧(1989 ),女,汉族,广西柳州人,小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主要研究小学美术教育。曾获信息技术与美术融合课荣获全国一等奖、青年教师赛教课(美术学科)荣获柳州市一等奖;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绘画比赛,荣获一、二等奖。

(责编黄健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7528cab2b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